第一回 尉迟道长(4 / 5)

神色中尚有几分顽劣,尤其眼珠子滴溜溜的,好似正顾盼着寻人。委实如一个活人般。

老奴一声惊呼,主母赶忙从地上爬起来观看,一边赞道“好一个真人!脸颊上的那点红再自然不过,是走远路走热了的缘故。”

昆仑奴在一旁话中有话道“主母怎么知道人家是走远路走热了?或许就是回家来了心里激动呢?”

主母失笑道“那也是可能的。说来道去还不是因为画得太像个真人,不逊色于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道长撂下笔道“夫人还是以为贫道是个骗子,说了是个真人只道还是个假人!若是如此,这幅画我便收了回去吧。”说着,便要来卷画。

主母忙拦住道“道长息怒。我说错了,不是太像个真人,原就是个真人。”细细打量着道童的眉眼,突然间叫道“还是有个瑕疵,右眼的眸子尚未点上。也真是奇怪,不细瞧竟以为点上了。”

道长放下取画的手道“夫人没有听说过画龙点睛的故事吗?发生在梁国,也就十几二十年前的事情。”

夫人惊道“道长是说点上眸子道童便会活吗?却不敢相信!”

道长瞧着主母道“信不信我点上眸子便晓得。”抢来了笔,虚空点了一点,指着大门道“那不就来了?夫人你细瞧瞧,她是不是你家女儿。”

主母惊呼道“哪里?道长莫不是诳我?”控制不住自己,已经泣不成声。这3年也不知多少次有人领着孩子到王府领赏,主母每一次都抱着希望,等来的都是失望。后来,她不抱希望了。然而这一次她心跳得厉害,全身心都被一种巨大的力量攥紧……

却见门“嚯”地开了,一个小道一步一步走了进来,在逆光中显得神秘而遥远。主母看了许久,直到小道走近了才依稀认出眉眼与小郡主有几分相似,脸长大了,个子也长高了,肌肤白净,模样儿俊俏,有几分飒爽,也有几分斯文。主母再瞧,却不是长大了的小郡主还能是谁?扑过去,抱住小道,激动地问“你果真是玉儿吗?想杀你亲姨也!自从你走后,我夜夜见到你娘,虽然她不怪我,但我心中愧疚,彻夜难眠……儿呀,想杀你姨了!”放声大哭。

玉儿一开始还忍着不哭,但姨哭得如此转折悲伤,便也小声哭了起来,一边道“却让姨操心了,今日我才知道,姨管教我都是为了我好。”

主母莺莺袅袅哭了许久方揉着眼睛道“是姨做得不够好,没有花时间关注你的内心,不知道你要甚么不要甚么……”

玉儿抬头道“姨日日忙碌,我本不该老为难您,让您难堪。”

主母两眼红肿,端着玉儿的脸盘子,看了又看“怎么还说那些。你说说这3年到了哪里,可吃得饱穿得暖,没被人欺负吗……”

玉儿将脸蛋儿贴在主母脸上道“姨眼角却有了几道皱纹,不知是甚么时候添的,孩儿自今日起天天给你按摩,皱纹便可消去。”手指按压着主母眼角。

主母握着玉儿的手道“这并不是因你而添的,是怀了你三弟后添的。”

玉儿心痛,握紧主母的手道“我记得我走时姨便怀了三弟,并不见姨有皱纹,想是我惹得姨日日苦恼,无法排遣,便变成了皱纹?”

主母擦着玉儿脸上的眼泪,又开始啜泣“不要说姨,说说你这3年过得怎样……”

玉儿离家出走后,主母日日以泪洗脸,以至于动了胎气,腹中胎儿差点流产,在暖房里将息了100日方保住了胎儿,主母身体自此大不如前。

这些事情玉儿都曾经听尉迟道长说起过,此时见主母虽然年纪不大却添了皱纹,心中的愧疚都变成了眼泪,“哗哗”地流个不停,直到腹中的幸酸都流完了,方止住哭,细细告诉主母一切“玉儿这3年都好,一开始便有美姬妹妹陪我,我们一起到了南朝陈国都城建康,就在同泰寺旁住了数月,后来幸得尉迟道长收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