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桂阳郡的考察后,司马遹又先后来到零陵郡和邵陵郡,这两个郡的情况和桂阳郡差不多,土地大多掌握在豪强手中,百姓深受官府和豪强的双重压迫,苦不堪言。
二月底,司马遹结束了全部考察行程回到始安,前后历时四个多月。
在这四个多月的时间里,司马遹大概走了三千里的路程,说不上深入的调查,只能算是走马观花,但就是走马观花,也让司马遹对湘州的了解不再停留于表面。
回到始安后,司马遹特意问起了尹奉的情况。据王载所言,尹奉最近几个月表现得非常不错,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还提出了很多切实有效的建议,颇有重头再来的决心。
考虑到应詹麾下需要得力人手,司马遹便亲自和尹奉谈了下,让他前往广州协助应詹。尹奉欣然同意,败军之将没有资格谈条件,况且他和应詹私交还算不错。
将考察的情况整理一番后,司马遹拿出了具体的改革方案,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荀奕再提出改进建议。如此一来,司马遹的土地改革方案将变得更加合理和具有可操作性。
为了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总体目标,司马遹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梯田租概念。荀奕一开始还难以理解,但在司马遹的耐心解释下,他认为是一个天才的设计。
司马遹认为,每个人生来都拥有生存的权利,身为君主,首要的便是尊重这个天赋人权。所以,司马遹将为每个子民免费提供一亩田,这一亩田不收取任何田租,称作义田。
义田是每个人生来便拥有的,每个孩子降生后,他的父母都可以向官府申请义田,或者免除相应的田租。因为田租虽是按人口计算的,却是按家庭收取的。
比如一个三口之家,按照司马遹的新政,有三亩田是免除田租的。如果新增一个子女,免租额变成了四亩。当然,如果老人去世,免租额就会相应的减少。
由于田租是和人口挂钩的,所以百姓不会轻易弃养子女,也不会将老人视为累赘。
义田之外,官府是要收取田租的,还是以人口为单位计算。人均超过两亩的部分,租率是十分之一,大幅低于当时的田租;人均超过两亩到五亩的部分,租率是五分之一,和当前的田租持平;人均超过五亩到九亩的部分,租率是三分之一,超过当前田租;人均超过九亩到十九亩的部分,租率是二分之一;人均超过十九亩以上,收归国有或者自行卖出。
简单来说,人均1亩田,无需纳税;人均1-3亩的部分,纳税10%;人均3-6亩的部分,纳税20%;人均6-10亩的部分,纳税33%;人均10-20亩的部分,纳税50%。
当然,这所谓的税率只是一个基数,具体多少根据当年的总体收成情况略有浮动。
考虑到土地有肥瘠之别,司马遹还计划将土地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上田、中田、梯田、旱田和山地五个等级,上述田租都是以上田为基准,彼此的换算是一亩上田等于一亩半中田、两亩梯田、三亩旱田和四亩山地。
至于山林,如果是自然生长的物产,比如野兽、野果和药材等,人人都有份,可以自由采集和狩猎。但对于一些重要的资源,比如木材、矿产等则归官府所有,严禁私自开采。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司马遹并不是将辖下的土地进行重新分配,而是颁布新的田租征收政策,通过政策来调节土地的归属,同时允许百姓自由交易土地。
对于那些人均超过20亩的大户,他有两个选择,一是无偿上交官府,二是卖给他人。
如果大户选择将超过的土地上交官府,司马遹将按照他上交的田亩数授予相应的官职。这一条是荀奕提出来的,也是对士族和豪强的妥协,司马遹纠结了一番之后勉强同意。
荀奕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