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出海的准备 tnt的出现(1 / 3)

在与赵敏会面之后,苏星云向元朝地方高层表露了自己下海的想法。苏星云在地方上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是个让河南江北行省高层头疼不已的存在。想要剿灭他吧,不仅费时费力,还会造成极大的破坏,对自己的仕途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可要是不管他,又担心他不断壮大,最终发展到不得不剿灭的地步。他的领地在元朝就好比一个脓包,挤破会引发炎症,不挤则会越长越大。

当得知苏星云愿意出海发展时,元朝的官员们顿时眼前一亮。苏星云表明了不想与朝廷对抗的态度,而是希望到海外去谋求发展。这对河南江北行省的地方官而言,简直是再好不过的解决办法了。如此一来,他们无需与苏星云强大的武力正面交锋,就能消除这个隐患。众人都觉得这个主意妙极了。探子回报说苏星云的领地内正在建造大船,这进一步证实了他所言非虚。

当然,也有人提出了担忧,怀疑苏星云造大船是为了偷袭南京。不过这个想法很快就被否定了,因为苏星云势力所在的小黄洲位置特殊,很容易就能渡江,根本没必要大费周章地造大船去偷袭南京。然而,这些人都没有想到,苏星云在海外发展势力可能会对陆地构成威胁,由此可见这个时代的人对海洋是多么的不重视。

当下,行省的高官正积极运作,想让苏星云出任如皋县县令,对他领地的探查也日益频繁。与此同时,原本那些主张剿灭苏星云的声音也都销声匿迹了,众人都在静候事情的后续发展。毕竟,元朝如今已尽显老态。江南的汉族士子中,那些眼光敏锐的人已然察觉到元朝病入膏肓。

近几年,并没有什么大的灾祸,可人口买卖市场却愈发兴旺。朝廷还大肆将土地赏赐给寺庙,导致土地越来越集中。种种迹象都表明,只要来一场灾年,流民就会大量涌现。

到时候,若再有个像陈胜吴广那样有大志却无谋略的底层百姓把天下搅乱,一些有才能的人就会崭露头角。这些饱读经纶的贤良之才便可以挑选雄主,辅佐明君,从而名留青史,像唐朝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那样。

原本,在这些江南士子的心目中,苏星云扮演的是发动农民起义的 “搅屎棍” 角色。他的形象非常符合士子们对这个角色的设想。首先,他看起来粗鄙不堪,还教别人写错别字(简体字),并且不知羞耻地在普通百姓中大规模推广。他不接纳贤良之士,还在土地改革方面残酷地对待士人。而且他拥有强大的武力,在一战中就消灭了元朝的第一次围剿军队。

按照江南士子的设想,苏星云在第一次打败元朝军队后,应该会野心膨胀,进一步制造动乱,最后被元朝当作出头鸟击毙,同时也会让元帝国遭受重创。可惜的是,苏星云是个胆小的人,他虽有做大事的野心,但对自己的运气却极度不自信。在没有绝对优势、没有一手能碾压对手的牌时,他是绝对不会和对手摊牌的,更何况牌局上还有其他参与者呢。

苏星云不得不承认,在这个时代,蒙古人拥有最为强大的武力,而江南士族势力则具备最大的潜力与智慧。为打破蒙古人的武力压制以及地主阶级的文化垄断,苏星云唯有选择潜伏,并在自己的地盘大力推行简体字和汉语拼音,以此简化知识传播的媒介,使更广大的底层人民能够更加容易地学习知识。后世有人曾言,繁体字恰似贵妇人,简体字与汉语拼音则如同帮佣。的确,相较于如同一幅艺术画般的繁体字,简体字就如同名贵海鲜与粗茶淡饭的区别。

然而,在启蒙时代的广大中国民众中,只有那些脱离基本劳动的上层人士才有时间去学习如海鲜般的繁体字。广大基层劳动人民在繁重的工作之下,复杂的繁体字犹如一道高高的门槛,他们无法用繁体字记录一个个看似简易却基础的技术进步。而高层掌握繁体字的人,却不愿在艰苦的工坊或泥泞的稻田边记录这些技术改变,这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