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
“我们说到身体是技术的保障,如何去创造一个更有利于短跑运动的身体要素,具体训练计划由各位自行安排。但大方向无非是这么几点……
心理的、神经肌肉系统的、核心力量和力量反应的、灵敏、协调、柔韧,当然也少不了耐力和步幅和步频方面的。我们可以在认识和实践上变革创新,主动去打破原有的平衡与适应,给与运动员新的机体刺激和神经刺激。根据不同人的不同情况,也许会有多次,需要不断的去调整……
训练安排应是以不同运动员情况进行,兼顾个人需求,有针对性,同时青少年运动员和已经成型的运动员所需要使用的方式应该要有所不同。
突出这个针对性,青少年或者是潜力运动员,安排方法应以围绕完成不同素质的要求来制定,应以解决具体问题为主要任务,改变过去那种面面俱到缺乏重点的做法。
虽然,平衡、协调是短跑运动员的要求,但人必然会有优势和弱势的地方。首先突出优势,通过优势点的发挥再来寻求一个弱势项上的补足。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这在我看来或许是能充分挖掘运动员潜力的一种方式。
你们都是最了解运动员情况的人,更何况,现在科技手段很先进,咱们队里有针对运动员的具体测试设备,也有目前在世界上也算先进的动态摄像和视频分析设备。还有中心和队里的科研小组。这些都可以是我们采集信息的手段。
通过对运动员的日常了解,以及全面的身体素质分析,多采用小周期、短节奏、多课次、高质量、多高峰的训练方法,使年轻运动员从冬训开始乃至以后全年,任何不同阶段都能保持训练与比赛的系统性和较高的训练水平……
对已经成型甚至已经固定动作和技术的运动员,如果只是想按部就班,那么突出运动员个人特点扬长避短,兼顾需要与可能两个方面的条件即可。但如果想打破旧有格局,以期有新突破,则需要进行一定量的改造了。
我们都知道,改变此类运动员,无非是从步频、步幅的大小节奏变化,过程中的摆臂和迈步的角度方向来改变,从理论上讲这种改进可大可小,原则是从实际出发的。
我们在改进步频、步幅中虽然技术动作各异,但应注重技术改进的共性原则。简单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原先一秒6步,每步18米的效率,那么我们现在如果可以努力改变成一秒55步,一步2米呢?起速和加速到巅峰时间似乎是变的长了,但是其综合效率显而易见。
当然,这只是个比方,但改造的方向应当如此。原则就是,是否有利于速度发挥,是否有助于落实准确、实效和稳定三个要点。这些都是技术改变,而说到这里,我们其实又回到了原先我们讲的。
无论是加大步幅还是改变发力习惯,都需要身体各部位的活跃肌群的力量来支持,在原有的身体条件下很多方面必然会有所欠缺,因此,技术改进几乎也是需要和核心力量,体能素质和肌肉改造同步实施的,技术要改进、有缺陷只能是因为身体专项素质不足引起的……
我个人对于训练的理解,大致如此,这些训练方法、方式,也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杨祖耀和赵林的情况大家可能都知道,而他们的训练,都是这样走过来的。
这次冬训期间国家队和短跑项目组给与大家的训练要求也就是如此。必须要把强化自身落到实处!
具体的实施计划,各位教练需要根据自己所负责运动员的实际出发。余指导和我需要看到大家上交的具体训练计划……”
“这……”
“轰~”
会议室里不自觉的就有些哄闹,本来大多的教练听的还挺过瘾,正有些意犹未尽呢。无论如何说,能较为深度的去听人解析冠军团队的训练,这是一个难得的体验。
毕竟运动员受征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