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章其母之也(3 / 4)

1979闲鱼人生 六道红叶 4020 字 2021-11-11

本的力量,逮着一个画家、书法家一个劲的猛薅羊毛。

画家呢也是瞅准了机会,他的作品就跟流水线一样,不要命的生产。

除了落款的几个字还能看,画作也已经千篇一律,这样的作品可以说没了生命力,也没了艺术价值。

它要是想继续生存下去,就只能依靠资本继续炒下去。

不过对于这样的事情,骆涛也是看得开,现在就想着趁这几年的好光景赶紧收。

等流水线作品大火的时候,自己就可以停停手,让他们闹腾去,那是越闹腾越好。

自己呢,就可以没事儿逛逛拍卖会看心情买东西。

三人聊了一会儿,见演播室人越来越多,骆涛夫妇就想和朱先生告辞,同其他人见面。

这时朱先生道:“冯祺庸昨儿有没有和你说程甲本的事?”

骆涛摇头,“这倒没有,怎么,他是想?”心思一转,也就想明白了,怪不得昨儿冯先生会到场,感情老头儿是奔着自己手里的《红楼梦》,已知现存最早的刊本程甲本来的。

也是,一个研究了快一辈子的红学的人,见到程甲本怎么可能不动心。

怎么昨儿他是一句风都没透呢?

骆涛又想着今儿要是他说出来,自己又该怎么答复他,是转给他?还是婉拒之自己继续收藏?

就在骆涛犯入两难之际,朱先生点头笑着说:“他手里有《蜀山图歌》。”

朱先生一句话点醒了骆涛,骆涛会心一笑,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应付此事了。

程甲本《红楼梦》虽然十分贵重,但在骆涛眼里也就比一般文物重要一点。

可这东西在红学家眼里那就是国宝,情人眼里出西施。

《蜀山图歌》是元代赵孟頫晚年的行书作品。

赵孟頫这人在这里就不多作介绍了,笔者认为他是继东坡之后的中国文化史上难得的全才。

说回《蜀山图歌》,喜欢书法的朋友应该都知道,甚至于临摹学习此作品。

但大家学习的都是石刻,不是来自纸本,此作品有历史记载原藏于清代的那彦成家,并被刻石于保定莲池书院墙壁,广传于世。

后来就不被世人所知,骆涛是知道《蜀山图歌》就是没想到会被冯祺庸先生收藏。

骆涛看过石刻拓本,评价就是:墨色清醇浓润、结体严密,用笔圆转秀劲,极显潇洒古逸,其运笔的轻重、疾涩、转折已至炉火纯青之境。

要是用程甲本《红楼梦》换这副书法作品,怎么都不算亏。

朱先生见过纸本原件,骆涛就跟他详细打听一下。

节选一段给大家看看:“我昔西川曾泛舟,赤岸水接银河流。蜀山嵯峨江路永,飘飘豪气凌沧洲。参棋井钺跨疆域,剑阁去天才五尺。岷山之源初导江,头乱石森矛戟长。鱼贯舟山九渊飞,涛喷雪随奔川东。双蹲滟滪大如象,万仞瞿唐高插天。……”

直到吴祖光先生和端木蕻(hong)良先生联谊走过来,两人的谈话才结束。

吴祖光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戏剧家、学者也参与了央视版的《红楼梦》,其夫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新凤霞先生。

端木蕻良先生我国著名作家,著有《科尔沁旗草原》等作品。

现在还担住京城作协的领导,也是央视《红楼梦》顾问,曾和夫人合作《曹雪芹》。

这两位骆涛都是见过面,但都不怎么熟悉,不过有朱先生在一旁穿针引线,几位聊的也非常自在。

没一会儿,晚会就开始了。

此此晚会的总导演金导就走过来说,“几位先生咱们这就开始了,你们看是不是该入座了?”

几人笑笑点头就跟工作人员到自己的坐席上。

“邱先生,怠慢了,刚才遇到了几位前辈,就多聊了几句还望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