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蔡氏教子(2 / 3)

抱在怀里的少年闻听大王发问,跪起回道“回王上,小子名叫山。”

嬴政微微点头,他知道这个小子,劫老头得了孙子专程跟自己炫耀过,哼,都是扶苏无用。

“拟诏,廷尉劫,一心为国,封忠国君,世袭罔替。”

劫在灭韩之战中立有大功,本就有大良造爵,如今再给个封君也说得过去。毕竟大昭自商君以后,就再无实地封君了,君位只是在军功爵之外,一个荣誉性质的尊荣罢了。

只是这个世袭罔替就厉害了。

原本昭法规定,爵位每继承一次,就会自降一等,如此避免封侯太多,也避免了功臣之后的不思进取。

凡事都有例外,比如这个世袭罔替,这就意味着只要昭国不亡,劫这一支的嫡系家主只要不叛乱犯法,就永远是忠国君。

更有趣的是,劫的嫡子早已阵亡,如此眼前这个舞勺少年,一跃便成为如今大昭最年轻的封君了,恩宠不可谓不隆。

这还没完。

“既已封君,不可无氏以传。拟诏,赐忠国君氏尉。”这是以劫的官职——廷尉——为氏了。

少年尉山还在懵懵懂懂,就见母亲大喜参拜口称谢恩,也忙有样学样,嬴政却没有去看他们,继续下诏“拟诏,故韩公子非,学问理政均为上才,擢韩郡郡守,即日赴任。”

连下三道诏书后,不给韩非反应机会,嬴政便带着一众侍卫随从回宫去了。

三道诏书一传出,咸阳风向立刻为之一变。

首先就是原廷尉府,如今的忠国君府骤然从门可罗雀变得门庭若市起来。忠国君年幼,当家的担子自然落在了忠国君母亲蔡氏身上。

蔡氏是大家出身,原本老廷尉在时便是家中主事人,迎来送往十分熟稔,并没有对登门之人的见风使舵有丝毫不满之情流露,由此更得京中看重。

送走最后一位前来吊唁的客人,已是华灯初上,蔡氏命人关上大门,转身前往后院。

还未靠近,陶罐破碎的声响与哭声便传了过来,想必是尉山又在发脾气了。

蔡氏挥手让下人退下,独自走了进去。尉山一见母亲,赶忙放下手中高举的陶器,快步奔向母亲,想扑进母亲怀里。

却没想到,一向温柔的母亲却一把将他推开,尉山被重重推倒在地,怔愣之下竟忘了哭泣。

“尔父死于疆场,尔大父死于朝堂。”蔡氏语气轻柔,面容平静地看着这个大昭最年轻的封君,“吾家不可有囿于妇人怀抱之人。”

见母亲不会扶起自己,尉山委屈地自己爬起,垂头听母亲教诲“你是尉氏第一人,更是如今这座府邸唯一的男丁,你应该,也必须长大了。

“明日,你愿意也好,不愿也罢,都必须随我拜谢所有上门祭奠之人。全咸阳城都在看着你这个忠国君的成色,我绝不允许你给你的父亲,还有你的大父丢脸。听明白了?”

尉山眼泪未干,却不敢去擦,咬牙带着哭腔行礼道“尉山明白。”

蔡氏并未多言,转身而走,两行眼泪却怎么也忍不住了。

昭王在廷尉府下三道诏书之事,自然也传到了丞相府上。

“父亲,王上这三道诏书何意啊?”李清被蒙恬征召为长史正随军在外,此时发问的,是李斯的次子,李平。

李斯正在练字。

李斯的书法冠绝大昭,当今通行全国的小篆便是出自他之手,为无数人模仿。

闻听这个才能远不及其兄却胜在听话孝顺的庶子询问,李斯并未停笔抬眼,随意道“你认为呢?”

“儿以为,王上又是封劫为君,世袭罔替极尽哀荣,又是令韩非为郡守,这恐怕是要放过韩人的意思了吧?”

“故韩人。”李斯先是随口指出儿子的语病,才轻声道“你以为,一个老臣之死而已,就当真能变了这位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