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观影感受(求推荐收藏)(2 / 3)

长被沉重的压力,压迫到绝望轻生的样子,不正满足了美国推行生涯教育,让学生们自由选择人生目标的规划运用的好处,与之相比,更是暗吹了一波美国的教育体系,让大家能从这部电影的观看中,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看,落后国家的垃圾教育,真可怜。

还能激发观众们的同情,多好。

这并不是臆想,一种话题的出现总是伴随着两方面的声音,印度教育的现状,尤其在影片中表现的这么压抑,还把蛮横的决定一个学生能否毕业的笔试制度表现出来,更是能激发观众们的爽感。

因为人们总是普遍存在一种对比式的幸灾乐祸。

哈哈,我很惨,但你比我更惨,我突然心里就平衡了很多。这还不够吗。

但贝拉并不想写这些。

就像那个导演回答问题时说的那样,一个地区的教育体系的形成,与社会因素、文化风俗等各方面都会有极大的牵连。

只单纯的批判,真的好吗。

或许等美国的教育资源如同印度一般的紧张,且阶级矛盾太多,社会经济又不景气的时候,又未必会比印度做的好。

这种不公平的比较,相当的没有意思。

电影与其说的是帝国工业大学所发生的故事,不如说是借助这样的一个视角,客观的讲述印度教育,这样一个体系的架构理念。

全世界都会有这样的思索存在,教育问题也始终是全人类都在关心的问题。

贝拉反复想要揭示些深层次的东西出来,她细细的回味观影时候的感受,却怎么也抓不住那种感觉。

她忽然想到了电影前半段各种喜剧包袱的逗乐,那时候,她看得很舒心。

想到这里,她忽然有了灵感。

贝拉拿起笔,开始写道。

“今天去看了《三傻大闹宝莱坞》,得到了很多。”

“电影讲了很多问题”

1学生自杀。

2阶级差距。

3拜金主义。

4填鸭式的教育。

当然,我或许并没有理解的很透彻,但我很清楚的知道,这是我观看完这部电影所产生的一些看法。

在印度,一条人类的生命,自诞生之日,就被打好了标签。

它会决定你是一个“人”,还是所谓的“贱民”。

他们的国情如此,而有限的物质基础与教育资源,面对着数以增长的人口数量,也容易生出很多问题。

当然,就算知道其中的一些问题,我也做不了什么。

我只能选择性的忽视掉这些,为什么要有人操心与自己不相关的事情呢。

但看完这样的一部电影,总会有一些东西,压在胸口,不吐不快。

我完全觉得它是一部值得尊敬的电影。

至少它能带给我感动和许多意味深长的道理或者现象。

1很多人都想做自己想做的,但这个过程的到来,却总不那么的让人满意。

2剧中的兰彻总喜欢把一句话挂在嘴边“all is ell(一切皆好)”,这句话虽然看起来解决不了任何的问题,却能让人获得面对这些问题的勇气,所以才会有“问题的本身不是问题,如何看待问题才是个问题。”这句话,我觉得说的很对。

3死记硬背并不能收获学习的快乐,而学习也并非是为了追求结果,而是要做到享受过程,以无为之心做有为之事,努力的追求自我的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

4有一种人生是按照既定的要求准则,按部就班的活着,大家都觉得你的人生很对,但却自己不快乐,还有一种人生是你的选择方向有些人并不认同,甚至会持反对意见,但你在这个规划的过程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