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块。长期被佛家熏陶,再加上被高家欺压的经历,养成了她不争不抢的娴适温柔的性子。
大理段氏满门都是假和尚,男人们嘴上念着阿弥陀佛,出手狠戾如狼,没成想却养出一个真菩萨。
段正淳把杨霖看作他们段氏重新崛起的希望,对女儿的事不但不反对,反而有些怂恿的意味在。
段氏在大理已经是毫无重新崛起的机会,过分的血腥杀戮让他们在乌蛮三十六族的眼中,如同仇寇。
但是大宋这么大,一旦杨霖迈出那禁忌的一步,那么将会有无数的人,随着他升腾而起,成为这片广袤土地上的新贵。
大理段氏子弟,多有人杰,只要杨霖给他们这个机会,不愁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而且根据段正淳的观察,杨霖对自己的女儿,绝对不是玩玩而已弃之若敝履的关系。昭德坊的人,不停地望段府输送些奢侈名贵的物品,女儿的吃穿用度无一不比当初大理最奢靡的高家还要精细。
在她的闺房外悬挂的门铃上,那一尊尊精巧的金佛,据说是拆了吐蕃活佛的宝塔,专门为女儿拿回来的。
这一回重回大理,段正淳壮着胆子,派族中三个晚辈到昭德坊毛遂自荐,要跟着杨霖重返大理。
杨霖也答应下来,毕竟大理的风土人情,自己所知甚少。
这种多族杂居的地带,管理起来,尤其需要注意。稍有偏差,就有可能留下千年隐患,不得不防。
手缠着青丝秀发,杨霖心里推敲着自己的新政的不足和缺漏,一个制度的形成绝对不能在千里之遥的地方凭空制定。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因地制宜做出一些调整和改变,是必须的也是十分明智的。
再好的制度,落实到地方都有层出不穷的问题,需要一一解决。大理是自己的新政第一站,也是一块很好的磨刀石和试水石。
不光是改正完善新政,也是自己的经验积累的一个过程,这次的大理之行,势必是重塑大宋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