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张昭为新秦伯,食禄五百户,钦此!”
新军卫大营千户府中,钦差王华手捧圣旨宣读,在一连串辞藻华美的形容词和定语之后,俱是出自翰林之手,最终朗读出张昭的爵位。他是状元出身,仪表堂堂,声音洪亮。
此刻香案前,只有王华一人站立着。府前大院里跪满着将校、文吏、军士。
香烟袅袅。
为首的一人就是年方十八岁的张昭。
“臣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春风吹过城北的大营,新刷的石灰军营墙壁雪白,乌压压的全部都是新军卫的士卒。新军卫四个团五千多人,外加后勤部门、留在京师的工匠等等。
所有的人全部都簇拥在千户府这里,拥挤不下的,则是在千户府外的校场中。见证着这历史性的一幕。
张昭谢恩的声音在风中回荡着。
五十六岁的王华微笑着合拢圣旨。其实心中有些惊奇。作为状元、翰林,他没少代表朝廷宣读旨意,但如张昭这样受拥戴、爱护的将军还真只此一人!
张昭起身,接过圣旨,微微举起来,向诸军示意。
大院内,院墙外,校场中的新军卫将士们瞬间爆发出阵阵的欢呼声,“吾皇万岁!万岁!”
这是将士们对皇帝承认张昭、新军卫的军功所爆发出的喜悦之情。
待欢呼声稍落,张昭再拱手道“谢王老大人。”
他和王阳明相交,对来宣读旨意的王华多几分亲近。同时,也是知道此公的品德确实是磊落君子。王华“老实人”的名号,他前年在宫中当值时不知道听过多少遍。
“张伯爷不必客气。韦州大捷的消息传来时,本官听到时亦是非常振奋。扬我大明国威啊!”
王华笑着说道,转身将几名礼部官员托着的玉盘上的官服递给张昭,“公服、常服、官帽、腰带,笏均在此,张伯爷收好。”
“谢老大人。”
“这是本官的本份之事。另外,张伯爷要赶紧上表谢恩。并入宫求见,待陛见之后方可回家。”
王华还是很厚道的,怕张昭闹出笑话,提醒道。
明朝的官员“出差”回来,一般是要住在会同馆,然后上书天子,待陛见后方才表示整个公务流程走完。
张昭现在一样如此。他是住在军营,然后要去求见天子。
而因为天子给封爵,他不能就在这院子里口头谢两句就完了,要上正式的奏章,表示皇恩浩荡。这奏章,回头自然都是要在通政司、六科那里存档的。
张昭封赏完,王华继续宣布朝廷对新军卫其他将士的封赏。这全部都是按照张昭这边整理提交上来的军功予以赏赐。
比如,张昭所任命的新军卫千户、百户、总旗、小旗,朝廷全部予以追认,并授予对应官职的武散阶。赏赐从优,比京营、团营高出一倍。战死的士卒、军官,朝廷抚恤加倍。
忙碌的一下午,军营中的欢呼声不断。张昭送走天使王华,立即就有一帮人在军营外等着拜见、庆贺。
张昭令人都收下拜帖,人是一个都没见,随后传令加餐犒赏三军、放假。
同时,将新收的幕僚赵子龙所写的谢表拿出来,还有他求见天子的奏章,趁着傍晚落日的余晖往京中会极门投递。他等着早点回家。他怕婉儿和方晶等着着急,书信已经派张泰平送回去。
大战结束,业已归来。张泰平此时归心似箭,并没有参加军中庆贺的酒宴,而是直接骑马返回南口村。带去军中的消息
圣旨下来,张昭的爵位实至名归。他从京中返回军营后,一帮亲信将校们早等在千户府里的大堂中纷纷出言恭喜,齐齐举手敬礼道“伯爷!”
张昭目光从众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