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蛮仍瞧着景墨,说道“唔,这就是你所谓矛盾点吗?其实是你自己太马虎了。你得知道这是一桩两重谋杀案啊!”
景墨呆了一呆,一时不能回答,惶惑中又不知道自己哪里说错了。
聂小蛮继续说“虽然,你也许有你的理解。现在姑且把你想象中对于那个人的行动说说看。”
景墨本来对于这个凶手还真是有一种假设的想法。聂小蛮既然叫自己说,不妨就乘机和他商酌一下。
苏景墨重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说“我也假设那凶手在晚饭时潜进了大门,一直伏在树后。这一点和你的看法相同。直到亥时后,卫忆安从外面回来,先进了书房。那凶手先到窗口外面,踮足向书房内探望,这样一来窗下的草地上就留着半个很深的足印。接着他就走进书房,和卫忆安会面。那人是否为了寻仇而来,或是向忆安索要什么东西,我不知道。但瞧他们俩争吵的声音和痕迹,显然可以看出彼此起初曾经动过手。后来卫忆安打不过,就被那人刺死。那人又取了钥匙,偷开铁箱,窃取了钱财,然后再悄悄地出去。你以为对吗?”
聂小蛮蹙着双眉,两眼直接看着地上,摇头说“不对。你我的设想,唯一的不同点,就在致命的缘由。”
“你不过说卫忆安应该是因毒致命,不是因刀致命的?”
“是。我相信如此。我敢说他们并没有用武。但瞧卫忆安身上的一只琉璃鼻烟壶丝毫没有损伤,便是一个明证。我料他一定是因毒致命。”
“不过,姜郎中还没有证明啊。”
“他的证明只是一种程序上的手续。其实这一点我早已确定了。……嗯,你是不是笑我夸口?我说给你听。卫忆安的伤痕,你也看见的。他的伤口平齐,四周又没有血渍,显然可以看出当刀刺的时候,他身上的血已经停止行,肌肉的皮肤也都已失却了弹性,所以伤口边缘完全没有卷缩的痕迹。这原是必然的身体反应。并且他的中衣上也只有些血水,并不是鲜红的血液。这还不能算死后行刺的证明吗?凭这一层,就可见行刺的凶手进去一定是在老十三出外以后。你不能说我矛盾。况且老十三当时只知道他的主人卫忆安气绝,那时候卫忆安身上是否已有刀痕,老十三却没有瞧。所以我料那人的行刺定是在朝宗出外报信和忆安的母妹都在楼上的时机;甚至假设那人混进大门就在这个时候,也未必一定不可能。”
“那么争吵声又怎样解释?因为那凶手先和卫忆安争执过,这样过了一会儿,接着又退出来,等老十三出外后再行进去?”
“不,这太不近情理了。要是真有人和卫忆安争吵……你记得他是往往会独个儿发酒疯的……这应该是另一个人。总之,我相信争吵和行刺绝不是在同一时候,也不是同一个人。”
这一番解释在实际的情况上确有可能,景墨不由不暗暗点头。不过论情况,除了下毒行刺的以外,又多了一个争吵的人的可能,更复杂了些。同时景墨也承认自己察看伤势必不及聂小蛮的精细。
聂小蛮低下头想了一想,又说“如此一来,我们可以下一个结论,那行刺的人是本案中的次犯,并不是主犯,主犯应该是那下毒的人。”
景墨应道“唔,假使如此,你想这行刺的人是个什么样人?”
聂小蛮颦蹙地说“这个还待细细查访。譬如老十三所说的来打探消息的那个长相清秀衣着整齐的家伙,那个穿曳撒的高个子,还有佣人栓财、虎子等,都得加以调查。至少我们得听听他们的调查结果,再计划进行下一步的调查。”
“那么那个下毒的主犯是谁,你是不是有些眉目了?”
聂小蛮摇摇头。“这个人终究是谁,我也还没有把握。我觉得这里面还很复杂。”
景墨提示说“卫忆安昨晚是吃过喜酒的。他会不会就在钱家时被人下了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