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一名皇帝,所以也被世人戏称为“九老王朝”。但蔡宁心里清楚,所谓“九老”,根本就名不副实;能够真正当家作主的人,就只有“三老”而已。也只有他们三位,才有资格发出“内阁朱批”。
左丞相王放,字表牧北,一公一私两枚大印,没有不关“伏凌老人”什么事;而自己的父亲蔡熹,字表显阳,两方手章更是熟到不能再熟了;至于陛下的玉玺,乃是八个大字,人尽皆知、极好辨认……那么这“伏凌老人”,又会是谁呢?而这道“说了等于没说”的内阁朱批,又暗藏什么玄机呢?
就在蔡宁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从帐帘方向突然传入一道微风;蔡熹抬头望去,只见一名神头鬼脑的小兵,刚刚将那枣核状的脑袋探入帐中,左右观瞧了一番,见四下无人,这才对着自己一挑眼神
“嘿,忙吗?”
通常来说,他这种问法能够得到的回答,只有二十下军棍罢了,还得是实心的那种;只不过此人本就不是蔡宁手下的中州兵,而是四皇子周长安调教出来的赤乌探子。既然双方工作性质不同,规则与法度,就绝不能混为一谈。
“你这小子……好歹也做做样子啊!没人,进来吧。”
“是喽……”
应了一句之后,这赤乌探子一矮身,便钻进了蔡宁的帅帐,将陛下的口旨一字不落地传给了蔡宁。
直到这时,蔡宁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一方“伏凌老人”的大印,竟是北燕天子的私章!天家周氏、本就是蓟州人;而伏凌山,便是周家的龙兴之地!
如此看来,天子通过赤乌传递的口旨、与内阁朱批下发的中旨,多少有些矛盾;可两道旨意,又俱是天子授意!一时之间,蔡宁不明就里,自然也就犯起了难来。
其实天子无法接受八万西北降兵,本就是理所当然之事。这一场大战,各家诸侯皆尽交兵,毙命者何止百万!战火所过之处,州城府县皆寸草不生。百业凋敝、土地荒芜;粮草断绝、物资枯竭……
按照现在的情况看来,即便南北双方,能在一月之内结束这场战争;但即将到来的秋雨时节,华江禹河的水位必会暴涨;紧接着又是冬三月,天寒地冻,土地无法耕种粮食。
禹河决堤、大雪封门,再加上从河东城下逐渐扩散开来的瘟疫,还会给北燕王朝、乃至华禹大陆,带来一场极其严苛的考验。待时间弥合所有伤口之后,必然是十室九空、人口锐减的局面。
所以,并非是北燕王朝惨胜之后,不需要这八万西北军;也并非是天佑帝心狭量窄、与这一伙“苟且偷生、身不由己”的叛军,刻意为难。而是因为以北燕朝廷未来数年的状况,根本就养不起这八万张嘴了!
结合朝廷未来的时局,与天佑帝这两道略有矛盾的明旨暗意,蔡宁最终得出了一个略有些惊人的结论
虽然说是要留下一半,但实际上天佑帝连剩下的那四万人,也一样不想要!
次日清晨,北燕军中大摆酒宴,伙头军更是做了一顿热气腾腾的面食,以次欢送三位“远道而来”的西北军兄弟。
虽然这所谓的“臊子面”里没什么荤腥,口味也远远比不上三秦老家;但自从他们投了解忧军之后,连吃上一口饱饭都是奢望,根本不会在乎这些小问题了。众人席间相谈甚欢,吃饱喝足之后、他们便骑着毛色油量的高头大马,醉醺醺地踏上了回营的路……
蔡宁所部,此时驻扎在中州路的古都朝歌城外。这里地势普通,但战略位置极佳。他与项青两军,以中州朝歌、鲁东阳平两座城池为基点、沿禹河北岸,拉出一条斜线防御带。如此一来,既可以阻止庞青山向南逃窜;也可以防止南康增兵北上,与解忧军里应外合。
而企图撤回南康的解忧军与西北军,也恰好就是被蔡宁“关”在了朝歌城以北的邯郸附近。所以他们三人离开朝歌之后、一路直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