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绿化基金(1 / 2)

关贸协定谈了近两个月,最后大明开放了荆州和汉口两个口岸。对于塞国进口的工业商品收取20%关税,普通商品征收10%的关税。

关贸协定有效期五年,时满后若双方无争议,则自动续约五年;若有一方或者双方都有异议,则需要重新谈判。

塞国方面自然心满意足,此前与大明交易基本上都算是走私。关卡重重,还要被各种盘剥,弄不好就是人货两失的局面。

至于关税什么的,那还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如布匹类大宗商品,塞国的成本优势实在太大了,只要放开,对大明脆弱的手工业绝对是灭顶之灾。

还有煤油、针头线脑、成衣、鞋袜、书籍纸张等等,早晚有一天,大明人会知道这些有多可怕。

三月份开始,塞国就着手接受陕北三府。

先是从云南抽调了第七、第九、第十等主力旅驻扎三府,然后才开始派遣官员。

陕北和甘肃其它地区一比,那简直就没法看。

十几个县加到一块儿还不到二十万人口,城墙建筑都破败不堪,百姓还是破衣烂衫,大部分人的温饱都成问题。

就算那些地主士绅,若是放到临洮、会宁等发达地区,那也最多就能算个普通人家。

所以大明上上下下都挺高兴的,甩掉了这么个累赘。这事都成了皇帝的一项功绩,经常为大臣们赞颂。

不为别的,朱棣从杨士奇那儿了解到塞国官员的薪资标准,也是受了些刺激,给大臣们普调了工资。

涨的不多,但却是用现银发放的。

而且有传言说,皇上正在考虑,用现银发薪搞成成例。

用粮食发薪水是太不方便了,不过还没几个人知道,朱棣正在琢磨货币改革。

说白了就是发行纸钞,经过杨士奇的细致讲解,他们也明白了什么金本位、银本位,准备金,货币信用这些概念。

纸钞若是能推行开,对于刺激经济,促进商品流通都是大有好处的。关键是皇上手里多了一个可以控制天下的金融手段,要不是杨士奇等人死命劝谏,朱棣恨不得马上把朱允炆搞的银行给重新盘活。

这种时候,杨士奇才体会到在大明当官多么辛苦,那根本就是个体力活。

远在万里之外的玉门县工商局长全有志却踌躇满志,四月底的时候,他接到吏部的调令,自己升官啦!调到庆阳府环县任知县!

这才考公上岸一年呐,根本是坐了火箭。

主要得益于去年他提出的那套牧民管理办法,在吏部和总山挂影留名了。所以他特别感激胡知县,没有抢自己的功劳,还在上官那里举荐了自己。

与玉门官员洒泪而别,五月中旬,全有志就赶到庆阳府治安化。

全府官员都要在安化接受三天的封闭式培训,主要内容还是陕北,现已改为陇东三府的治理策略。

重中之重还是恢复生态环境,就是植树造林。

但这次与以往总山搞的植树赏不同,是由官府推动,鼓励个人或公司承包荒山、荒地。

承包满二十年,绿化工程达到官府制定的标准,承包人可以无偿获得承包土地的产权。

在承包期间,对于不同的绿化,官府会给承包者相应的补贴:

乔木,每亩补贴20元;灌木,每亩补贴10元;草本作物,每亩补贴5元。

这补贴力度还是相当可观的,甚至比种地要划算。因为你还可以选择种经济作物,除了补贴之外,还有一份额外补贴不是。

不过造林也没那么简单,其中门道也很多。官府肯定是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并且要建苗圃,大大的苗圃。

这项政策是在陇东三府试点,要是成功的话,会在甘肃其余干旱地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