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祖逖赴任(1 / 2)

就在郭默大破郅辅的同一天,任命祖逖为荆州刺史的诏令送到了睢阳。对此,祖逖显得有些心事重重,却也没有拒绝,当天就收拾行装,第二天就离开了睢阳。

十一月二十五,祖逖赴任途中路过陈县,特意去拜访郗鉴,而郗鉴也在等着他。

“恭喜士稚兄,终于可以大展身手了。”寒暄过后,郗鉴向祖逖道喜道。

“不瞒道徽,国事如此,愚兄真的是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啊。”祖逖苦笑道。

“有士稚兄坐镇荆州,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郗鉴安慰道。

祖逖轻轻呷了口茶,犹豫半晌后问道:“不知道徽怎么看广陵王?”

郗鉴愣了下,然后认真道:“不瞒士稚兄,愚弟是有点可惜的。”

“可惜什么?”祖逖连忙追问道。

“可惜他的太子之位被废了。”郗鉴叹息道。

“那道徽觉得他真是被冤枉的吗?”祖逖又问道。

“以前是这么觉得,现在又不这么觉得了。”

“道徽此话何意?”祖逖有些好奇道。

“广陵王刚被废的时候,天下都为他喊冤,愚弟当年也义愤填膺。但看广陵王这些年的所作所为,确实当得起野心勃勃四个字,也许当年他真的有谋逆之心呢?”

祖逖一下子呆住了,继而感叹道:“道徽看待事情果然与众不同。”

“愚弟只是猜测,真相与否谁又能说得清吗?”

祖逖低头想了一会儿,郑重道:“若果真如道徽所言,广陵王当年确有悖逆之举,那他不仅不值得同情,还是造成如今乱局的罪魁祸首。”

“是啊,自从他逃出许昌后,始终不甘心失败,不仅蛊惑了范阳王、王处仲和刘越石,还轻身犯险救出长沙王,让长沙王对他死心塌地,这份心计和胆识更为他赢得了不少拥趸。”

“他敢轻身犯险救出长沙王,我到现在都觉得不可思议,他是怎么知道长沙王被关在金墉城的呢?要知道,东海王当年可是突然发难,他远在襄阳如何知道呢?”

“也许他在洛阳有内应吧。”郗鉴提醒道:“士稚兄不要忘了,他当年在许昌起事时,颍川荀氏可是出了大力的。”

“也许吧。”祖逖点头道。

“愚弟没有记错的话,士稚兄和刘越石年轻时相交莫逆吧。”郗鉴忽然道。

“是。”祖逖坦然道:“刘越石为人颇有英雄气,但他太热衷于权势了。”

“有人说刘越石是迫于形势才追随广陵王的,但王处仲可是主动从洛阳逃过去的,后来却又背叛了他。据王处仲所言,他是看穿了广陵王的真面目才幡然醒悟的。”

“说实话,我是不太喜欢王处仲此人的。”祖逖直言不讳道。

“我也不喜欢此人。”郗鉴道:“但他当初既然舍弃一切追随广陵王,最后又背叛了他,个中缘由引人遐思啊,毕竟他是先帝的女婿,身份和出身都非同小可。”

“算了,我不太喜欢去纠结这些是非。”祖逖叹息道:“我是实在不忍心天下沦入异族之手。”

“士稚兄所言甚是,愚弟不该沉溺于此的。”郗鉴连忙道。

“道徽言重了,愚兄并无他意,只是单纯的想要做点实事,要对得起自己的一腔热血。”

“士稚兄不愧是士人楷模、社稷之英,愚弟必铭记于心。”郗鉴正色道。

在陈县盘桓一日后,祖逖又一路向西,预备经南阳前往襄阳。而就在他离开陈县时,奉命攻打武昌的朱伺在听说郅辅大败后,悄悄引兵撤退,武昌之围自解。

朱伺是一位老将,也是安陆本地人,年轻时曾担任陶侃父亲陶丹的给使,为人勇武有胆识,但不善言谈,东吴灭亡后担任郡将,曾参与讨伐张昌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