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豆角多,猪肉零星地看到几粒碎肉。
孙山拿起饭菜就啃,强迫自己吃。
或许因为天气的缘故以及病还未根治,真得没什么胃口。
用咸菜就着米粥吃,再吃一口豆角,一阵恶心涌上心头。
孙山强制自己吞下,之后再也不敢吃豆角,连米饭也不吃了。
连续喝了好几口薄荷水,才舒缓过来。
午饭的时间很短,衙役把碗筷收好后,孙山迎来他的第一个“茅房客”。
一股臭味袭击而来,孙山好想跳出去把上茅房的这位仁兄打一顿。
这家伙吃那么饱干什么,上小号就算了,竟然还上大号。
而且才过了半天,就那么迫不及待地如厕。
你这么做,对得起挨着茅房的考生吗?
孙山连忙拿出薄款口罩,把嘴巴鼻子捂住,试图减轻臭味。
一日正当午,也是最热的时候,孙山胸口难受,脑袋有点晕,眼前若有若现的黑光。
孙山觉得自己要晕厥了,赶紧吃了防中暑的药丸,急需要休息。
于是选择睡觉。
迷迷糊糊中,案板被敲了几下。
孙山猛然一抬头,已经下午了,衙役又来发放晚饭了。
孙山只不过感觉睡了一下,怎么就一个下午过去的呢?
摸了摸肚子,瞬间咕咕叫。
中午只吃了一碗米粥,所以一个下午过去了,肚子也该时候饿了。
晚饭和午饭一模一样。
孙山怀疑大厨为了方便,所以一天的菜式是相同的。
按奈恶心,反胃,孙山捏着鼻子,狠狠地扒完一碗白米饭,再扒完菜,最后的米粥实在吃不下,才放弃。
睡觉的时候不自觉,醒来立即闻到隔壁的茅房发出的臭味。
一个下午过去,越来越多考生光顾茅房了。
孙山欲哭无泪。
忍着恶心,孙山也申请去了一趟茅房。
这种感觉真得生不如死,仿佛整个人掉入茅坑后爬起来。
回到考棚,用水壶的水沾湿毛巾,孙山洗了把脸。
慢慢地,夜幕降临,孙山拿起诗赋题,看了又看,什么是“惨绿少年”,出自哪里?
一看就不是出自一首诗,应该的某个典故。
孙山想破脑袋,也想不到什么是惨绿少年。
莫非是被“绿”的少年,可少年还小,就算绿也绿中年。
惨绿,惨绿,是不是凄惨绿色的少年?
但就算少年凄惨,也不是绿色的啊?为什么用绿色形容呢?
猛然地孙山一抬头,看到斜对角的考生。莫非这个少年跟那个考生一样,是穿着绿色的衣服?
惨,这个字除了“悲”的意思,还有“浅色的”意思。
“惨绿少年”是指穿着浅绿色衣服的少年?
孙山恍然大悟,“惨绿少年”其实是个成语,是指“翩翩少年”。
又来代指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
这个词出自:唐·张固《幽闲鼓吹》:“喜曰:‘皆尔之俦也,不足忧矣!末座惨绿少年何人也。’
答曰:‘补阙杜黄裳。’”
这是讲述一个身份低微,无华服容身,但气质谈吐风度自是不俗的英年才俊,最后成为宰相的典故。
孙山终于明白题目的意思了,大松一口气。
知道题目的出处,接下来就好办了,起码不用走题,孙山写写改改,最后写出一首勉强符合要求的诗。
至于诗的水平,孙山自己也不懂欣赏,就交给后人来欣赏吧。
“惨绿少年”的典故,这个成语真得好冷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