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控制情绪掌控人生(2 / 4)

即将退休的日子 郁13 2525 字 1个月前

、学习新技能等方式,开拓职业道路。

通过这样的理性分析和积极应对,我们就能够逐步建立起对抗消极情绪的防线,不至于被消极情绪牵着鼻子走。

其次,我们也要学会适当转移注意力,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1987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魏格纳做了一个实验,他要求实验的参与者尝试不要想象一只白色的熊,结果他们很难将白熊从自己的脑海中抹去。

这一现象后来被称为“白熊效应”,它揭示了一个事实:我们的大脑依赖同一套神经系统来同时进行记忆和遗忘,这使得我们难以抑制某些想法。

比如,那些渴望戒烟或减肥的人往往发现,越是努力抑制吸烟和吃东西的欲望,它们就越是强烈地回归。

这种情况也同样出现在情绪管理中,当我们试图逃避痛苦和创伤,往往会导致问题以更负面的形式重新出现。

因此,当我们陷入消极情绪中时,不必刻意去压抑或遗忘,而是尝试去想一些美好的事情,做一些让我们开心的活动,这样一来,消极情绪就自然而然地被积极情绪取代了。

三、我们如何创造、强化积极情绪

积极心理学看重积极情绪的作用,坚信积极情绪可以引领人们追寻更为丰富且有意义的生活体验。

例如,于生活之中,快乐、感恩、希望与爱,可使我们维持乐观之态,具备坚韧之性,与他人构建良善关系,从而更具实现长久幸福之可能;勇气、宽恕及欣赏,能让我们思维开阔,个性豁达,并充满力量;自爱与兴趣,则助我们认清自身,始终满怀热忱,追求心之所向。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消极情绪是人类大脑的本能反应,而积极情绪则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进行培养。

那么,我们可以如何创造、强化积极情绪呢?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来创造积极情绪。

积极情绪的产生和持续,与大脑中分泌出的神经递质有关。这些神经递质主要包括多巴胺、血清素、内啡肽和催产素。

针对神经递质的形成特点,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策略。比如:

其一,我们应定期投身于体育活动,如此方可促进多巴胺与内啡肽的分泌,令我们充满活力,感受到快乐与希望。塞利格曼教授的研究显示,仅需十分钟的锻炼便可带来积极的心理效应,而三十分钟的锻炼则能产生显着的正面影响。

其二,我们需重视健康饮食,尤其要摄取富含色氨酸的食物,诸如优质蛋白质、坚果以及绿叶蔬菜等,这能够切实提升血清素水平,助力我们稳定情绪,改良睡眠质量。

其三,强化社交互动,享受温馨的身体接触,主动构建亲密关系,如此能够刺激催产素的分泌,不但能增进我们与他人的情感联系,还能提升我们的安全感与归属感。

这些简易而有效的方式,不但能够协助我们营造积极情绪,还能使其得以延续,进而提高我们的日常幸福感。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并挑战自我,来强化积极情绪。

明确的目标可以激发我们的动力,而挑战自我则让我们在尝试新事物、突破极限的过程中,收获成就感与满足感。这些正面的情绪体验,将进一步巩固我们的积极心态。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认知方式,让自己变成更加积极的人。

想象一下,如果某天,我们正在路上散步时,路口突然冲出一辆自行车。如果当时我们想:“这人真是太不小心了,差点就撞到我!”那我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倒霉,心情也随之变糟糕。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想到“幸好只是自行车冲了出来,而不是一辆汽车”。这样一来,我们应该不会觉得自己运气不好,反而会感到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