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竹梦学宫(1 / 2)

京城皇宫,大魏皇帝与储君正在下棋闲聊。

“吾儿,你认为我们此次兵发虞国,是该逐步增压,逼其交还故土。

还是大军出征,趁机吞并虞国几州之地。”

“父皇明鉴,儿臣认为当逐步增压。

此法虽有缺陷,易使虞国奋起余勇、暂改国体,不如大军出征、一击而破,来的爽快。

但虞国可败、不可亡,若我大魏锋芒太盛,重创虞国三军,楚国必闻风而动,突袭虞国。”

“我大魏与楚国风骨迥异,无法如楚国那般鲸吞领土百姓。

若魏楚同分虞国,则楚获大利、魏得小利,既有增幅楚国之忧,当徐徐图之、不可猛攻。”

储君岐王的话偏向保守,却也道明了大魏当下的问题所在。

若大魏锋芒太盛,虞国必定将最能打的军队全调来魏虞边界,致使楚国坐收渔翁之利。

“吾儿稳重,虞国年老衰败,若我大魏强行激发起虞国最后武勇,恐会使其国体透支、难以维持。

如此我大魏胁虞压楚之策,便会中途绷断。”

大魏皇帝正要再说什么,却见宫内使手捧一份公文,敬拜呈上。

“何处急报?”

“禀陛下,羽林营将快马急报。”

大魏皇帝接过文书,大致扫了一眼,随后又仔细查阅一番。

“太祝诚不欺我,明珠出海格果然气运升腾。

不想此事还真让他做成了,符公之言、祝公之书、千载史料,具入我大魏囊中。”

“岐王,你带禁军与九卿太常官吏去一趟竹乡。

告诉周元不要动秘境内的书籍,我们要保证千年记录的原貌。

另外明示他,孤要给他加官进爵,他凭此功可入大魏国史、诸国文书。”

大魏皇帝没有召回周元的意思,并且准备近段时间皆不召回。

他担心突然召回会让那位乡间少年以为,朝廷贪图区区一枚竹君之篆。

因此,他让储君岐王代他入竹乡,许诺赏赐、安抚探宝福将,顺便让太常官吏重录秘境文书。

储君岐王接过羽林急报一看,便知道了他父亲的用意。

领下旨意后,速点禁军、召集太常寺官吏,奔赴位于京城远郊的竹乡。

当疾驰的马蹄声再次逼近竹乡时,竹乡百姓便明白他们苦等的建城升县,估计就要实现了。

因此在乡镇官吏的带领下,兴奋欢喜的招待京城禁军。

“周元何在?”

“周都尉正忙着接引秘境隐民,殿下稍等,我这便前去通报。”

羽林辅骑深入竹海后不久,周元便带着两名魏武卒、随军道人回归了乡镇。

双方刚一会面,周元几人还未来得及见礼,储君岐王便率先开口道。

“周都尉当真是福德之士,这竹乡一梦不知难倒了多少探秘使。

不想你一来,便解开了这道千载谜题。”

“父皇让我代传,你之功勋可升职加爵,你之事迹可入大魏国史。

待朝廷将竹乡秘境改造为竹梦学宫后,你之名号,也会被各国文士知晓。”

由于竹君秘境内有篆存在,无法使秘境自发重置。

因此大魏朝廷决定将此处改为竹梦学宫,依托符公弟子祝公之名,展现大魏文化底蕴。

今后只要读祝公书与符公典籍者,都会知道书中的历史,在当代亦有承载之地。

“臣,多谢陛下厚待,侥幸得功不敢求全,赖国朝恩宠绵绵,使臣得此殊荣。

臣必定尽职尽责,不负陛下恩赐。”

走完表功谢恩的过场之后,便是秘境详情的汇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