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之战,宛如一场惊天动地的风暴,彻底打破了朝廷与燕王朱棣之间的局势平衡。此役过后,朝廷一方可谓损失惨重,大量的将领、官员以及内官沦为俘虏,而朱棣则果断下令,派人将这些俘虏押送回北平。
在众多被俘之人中,平安格外引人注目。平安曾屡次击败燕军,斩杀燕将数人,燕军将士们对他恨之入骨,纷纷向朱棣请求将其斩杀。然而,朱棣却十分爱惜平安的才勇,特意挑选精锐士兵负责护送他,还严命世子朱高炽和郭资等人务必善待这位宿敌。
说起朱棣与平安之间的渊源,倒也颇为复杂。起初,平安跟随朱棣出征塞外之时,表现平平,并未显山露水,朱棣对他也颇有轻视。可谁能料到,自朱棣起兵靖难之后,平安竟如同一颗骤然闪耀的星辰,锋芒毕露,给朱棣带来了诸多麻烦。但也正因他展现出的非凡才能,让朱棣心生爱才之意,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二人也算得上兄弟。
望着平安被押送远去的身影,朱棣不禁长叹一声,感慨道:“这平保儿乃父皇养子,如今父皇所养的武士,就只剩他平保儿一人而已了。孤实在不忍杀之。”
灵璧之战大败的消息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向了京师的朝野。朝廷军队的主力在这场战役中几乎被葬送殆尽,这让朱允炆又惊又怒,满心的疑惑更是难以排解。就在不久前,朝廷才刚刚在齐眉山大破燕军,那时的朱允炆还以为叔父朱棣已经再无还手之力,可怎料局势竟如此急转直下,转眼间便陷入了这般绝境。
但朱允炆深知此刻绝非宣泄愤怒和追究责任之时,他赶忙找来方孝孺商议应对之策。方孝孺同样没料到朝廷会在灵璧遭遇如此惨败,可事已至此,当务之急便是要设法阻止燕王继续南下。
他沉思片刻后,向朱允炆进言道:“陛下,此番灵璧兵败,燕王定会乘胜追击,率军继续朝南进发。值此危急关头,陛下唯有下令盛庸在淮河设下防线,全力阻止燕军渡河。如今朝中兵马已然不足,而燕军气势正盛,陛下应当即刻派出大臣前往各地征兵,同时下旨令各地出兵勤王。此前齐泰、黄子澄二人曾上书谏言令辽东出兵,不知结果究竟如何?”
朱允炆一脸沮丧,无奈地回道:“唉!朕曾下令辽东派兵南下,欲与铁铉会师济南,可五月初一在直沽遭遇燕军阻拦,便被燕军击溃了。先生,如果盛庸在淮河拦不住燕王,朕又该如何是好?”
方孝孺也深感局势对朝廷极为不利,只能劝慰朱允炆道:“若真到了那一步,陛下可遣宗亲与燕王求和,以骨肉亲情稳住燕王。如今长江以北已大多被燕军掌控,陛下不妨表示愿意割地求和,划江而治以为缓兵之计,来争取喘息之机。待各路勤王兵马赶到,朝廷再休养生息一番,而后重整旗鼓,再行伐燕之策。”
朱允炆满脸无奈,只得点头应道:“也只能如此了……”
而另一边,燕军在灵璧之战大获全胜后,士气空前高涨,将士们对朱棣坚持南下的决定愈发敬佩起来。朱棣也深知机不可失,趁热打铁方能成就大事,于是决定趁着南军大败的绝佳时机,率领燕军朝着东南方向直线挺进。
五月初七这一日,朱棣亲率燕军一举攻下泗州。泗州,乃是朱家的祖陵所在。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当年就葬在泗州的杨家墩,待朱元璋称帝之后,追尊其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等,此地便被视作祖陵所在,开始大兴土木,营建陵寝等诸多相关建筑,久而久之,便成了朱明皇室极为重要的祭祀祖先的神圣场所。
朱棣攻下泗州后,立即严令燕军将士不得侵扰当地百姓,务必做到秋毫无犯。身为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子,朱棣自然拜谒祖陵,此举一方面是出于对祖宗的敬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安抚当地百姓。于是,他下令赏赐父老乡亲牛酒,以表心意。
朱棣以“靖难”之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