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基本没什么变化,武术指导依旧是桑林老师。
桑指导是武替出身,最早参与的是中央电视台96版的【水浒传】,给武松、林冲做替身。
上世纪90年代,港岛武侠片兴盛,港岛武术四海皆知。
许多内地专业武术人才南下闯港岛,桑林也跟着这波热流,做起了弄潮儿。
只是不善言谈与人际交往的桑林,在前两年里,一直默默无闻。
但他的勤奋刻苦与出众的武术才能,最终打动了前辈,得到了导演元奎的器重。
此后,他跟着师父元奎十载,从港岛到好莱坞,驰骋海外。
2008年,桑林担任大型古装电影《赤壁》下集的武术指导。
2009年桑林跟随元奎导演,参与由史泰龙主演、硬汉动作明星云集的【敢死队】,主要负责李联结的具体动作设计。
在【绣春刀】第一部里,桑指导根据路洋导演的要求设计出来的打斗场面,简洁干脆,又充满美感,得到了观众们的一众好评。
在第50届湾湾电影金马奖上,顾卫凭借【绣春刀】里的表演,获得了最佳新人奖。
桑指导也被提名了最佳动作设计奖,可惜最后未能获奖。
如今【绣春刀】第二部,导演对桑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希望电影要跳出港岛武侠电影的传统动作设计,避免套招,避免飞檐走壁,而要特别“写实”、让观众有临场感,动作更有节奏感!
针对这种要求,桑林也拿出了自己的实力,他在不破坏动作美感的情况下,注重动作节奏与剪辑分切的效果,注意突出演员面部表演动作。
将现代打斗的形式和传统武术的套路相融合,刀刀见血,拳拳到肉,呈现出一种独属于【绣春刀】这部电影的打斗风格。
因为突出一个真实性,所以片子里很少有吊威亚那种飞来飞去的动作。
路洋导演和桑指导给每个演员都设计了不同样式的武器,每个人的动作套路都不同,最后呈现到银幕上的就是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武术风格。
像顾卫饰演的男主“沈炼”一把祖传的“绣春刀”,配上短弩,刀法凌厉,远近皆宜。
雷家因饰演的“裴伦”用的是一种名为“夹刀棍”的武器,顾名思义:棍里夹刀,可攻可防,刀棍合一,铁壁挽神枪。
张毅演的“陆文昭”用一把“苗刀”,并不是苗族人使用的刀,以“苗”为其名,是由于它刀身修长形如麦苗——总长五尺、刀长三尺八寸、刀柄一尺二寸。刀走龙蛇,红光紫气俱赫然。
最后张天艾饰演的“丁白缨”用的则是一把忠义之刀“戚家刀”,整体形态与日本刀相近,但是刀尖脱离了日本刀的范畴,除了在刀尖保留和刀身基本相同的厚度,刀背又采用削栋(刀背两个侧面去薄),减轻刀刃整体重量但是不减少刀刃的强度。
性能上戚家刀更强于倭刀。
并且“丁白缨”在电影里用它一刀斩断了“沈炼”曾经的佩刀,让他回家拿出了祖传的宝刀“绣春刀”。
剧里其他小配角的武器也是各有特色,“丁白缨”的两个徒弟,一个用狼牙棒,一个用短刀和盾牌。
反派小boss“郑掌班”用的流星锤,群演们用的鸟统、长矛等。
可以说从攻到守,十八般兵器,冷热结合,被剧组做到了极致。
这样一来就苦了包括顾卫这个主角在内的几个主演了。
大家进组训练的时候被发下了自己的武器,都是剧组找专门的厂家纯金属打造的,精致华丽,当然重量上肯定考虑了演员们的承受能力。
张毅第一天拿到属于自己的“苗刀”后开心的像个孩子。
可惜开始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