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葬经(3 / 9)

接其生气。

地势原脉,山势原骨,委蛇东西,或南或北。

平夷之地,以土脊为脉;山高之地,以石脊为骨。

要细察地脉的走向,注意山势的来去,或东或西,或南或北,或起而断,断而起,穿田渡水,闪侧屈曲,草线灰蛇,不可大意。

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来形止,是谓全气。

全气之地,当葬其止。

千尺言其高远,即山脉高远则成势。

百尺言其低小,即山势虽小有其形。

龙穴砂水聚会之地,即是形止之处,谓之全气。

全气之地,即是葬人的好去处。

欲进而委婉自复,回环重复,若踞而候也,若揽而有却,欲止而深。

来积止聚,冲阳和阴。

土高水深,郁草茂林。

贵若千乘,富如万金。

全气之地,山势如龙委婉屈曲而来,抑扬顿挫,生动有力。

山势止处,或如狮踞,或如虎卧,端然不动,有君临天下之气象。

周围砂水拱卫重叠,如百官觐帝,万佛朝宗。

众山齐来拜会为止,众水齐来会合为聚。

山为阴,水为阳,山水聚会,即是冲和阴阳。

阴阳冲合之地,必是土高水深、郁草茂林、充满生机的风水宝地。

龙象尊严啊,犹如帝王出征,千乘战车簇拥而行;或如巨富出门,百十奴仆相随而止。

《经》曰:形止气蓄,化生万物,为上地也。

山水会聚之处,即是生气蓄发之处。

因为这里藏风聚气,所以是孕育新生命的最佳之地。

也是葬人的上乘之地啊。

葬经翼篇一:原势

夫山者,宣也,其气刚。

川者,流也,其气柔。

刚柔相荡而地道立矣。

是知五岳四渎所以节宣天地之气者也。

昔者庖羲氏之府察其在乎!

气有升降,变化莫测,拟之以龙者,潜渊飞跃,不可得而知也。

然其始发也,必有势焉,是故《经》曰: “ 千尺为势,百尺为形 ”。

曰: “ 势来形止 ” 。

曰: “ 若马之驰,若水之波 ”。

言:形近而势远,形小而势大也。

审势之法,欲其来不欲其去,欲其大不欲其小,欲其强不欲其弱,欲其异不欲其常,欲其专不欲其分,欲其逆不欲其顺。

气之积成体也,厥其状有五:火言其锐也,水言其波也,木言其直也,金言其圆也,土言其方也,五体皆备,气之至盛者也。

伏而再发者,由粗出精,刚中柔也,上势之伏,陟降以正,侍卫以严,水分旁达,相顾为关。

其纵也,奔崩千里,其横也,跨州连郡。

其川源之襟带也,回环重复,情与之偕,会为江湖,以蓄其气,啬为尾闾,以固其去,故乎若九重,矫乎若万马,茫乎不可得而窥焉。

继续阅读

《经》曰:“占山之法,势为难”。

斯言尽之已。

善观山水者,审其长短而知旺衰,善辩衰旺者,问发源之水远近阔狭,而知山力之大小,兼能鉴气辩色,因吉凶而卜休咎,则精粗毕举,靡有遁情,原其所始,要其所终,察其向背,度其所长,不出户庭,而得方域之概,河山千里,指顾咸归矣。

葬经翼篇二:察形

《经》曰:“势来形止”。

是谓全气,全气之地,法葬其止。

又曰:“其来若奔,其止若尸。”

是知来与奔,言其势之趋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