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然点了点头,
吴双显然抓住了关键。
但是确是不够的,
原来徐浩然在乡镇,由于地域的限制,又加上徐浩然知道自己在乡镇待不长,
对于作物有短平快的要求,
选择自然也就少了,
茶树菇算是最好的选择了...
但是现在站在县域的角度,高度不一样,做法自然也就大相径庭。
他想了一下说道,
“对,但也不全对!”
吴双顿时愣住了,他看着徐浩然,想知道徐浩然有什么惊天的言论。
其实在他看来徐浩然在枫树乡的成功还是有偶然性的,
毕竟他只是一个农业的门外汉,
能取得那样的成绩很大程度靠的是好的茶树菇菌种和枫树乡得天独厚的环境。
可是换到整个县域范围内,可选择的作物那就多了去了,
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根本就别想厘清思路。
所以他倒想看看徐浩然到底是怎么想的!
徐浩然也不管吴双的小心思,他比吴双多了十几年的经验,
别说是吴双了,哪怕是最顶级的农业专家也别想和徐浩然的未来视角相比。
他继续说道,
“扶贫工作的纲领就是五个一批,但是在五个一批里,”
“最核心最有效的途径无疑是产业扶贫。”
“而产业扶贫就离不开项目的支持,”
他看着吴双,
“所以我们未来推动扶贫工作核心思路应该是产业为先、项目为王!”
吴双有些被徐浩然的开篇的惊到了,他喃喃地重复了一遍,
“产业为先,项目为王...”
光是这几个字就知道徐浩然所做的文章气势不小...
徐浩然点了点头说道,
“对!”
他指了指吴双办公室上挂着的宁城县农业地图。
“你知道我们宁城最大的自然资源优势是什么?”
吴双对于这张图自然是无比熟悉,他几乎是下意识地说道,
“是森林和水。”
“宁城有庆州最大,全省前三的丹河林场,”
“还有多达几十座的大型湖泊和水库,也位居庆州的前列。”
徐浩然点了点头,宁城多山,优质粮田不多,
这也是宁城一直积贫积弱的主要原因,
先天资源禀赋确实差了些...
但是宁城森林覆盖率高,在建国早期就建立了丹河林场,
管理集中连片的森林接近20万亩!
森林里也是湖泊、水库林立,
鸳鸯湖、团头水库这些都是面积很大,自然风景优美的地方。
特别是鸳鸯湖本就位于丹河的高山林场,
被称为高山明珠、宁城之镜,
是宁城的名片之一。
“这些优势的自然资源才是我们宁城农业产业发展的根本!”
接下来徐浩然说出了自己的构想。
他准备以丹河林场和鸳鸯湖为中心建立一个产旅融合的中心,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与文旅产业相融合的体系。
这当然不是他的首创,
印象中前世的宁城就是靠着丹河林场的出色自然资源禀赋,
打造了一个知名的产旅融合项目,实现了年产值超20个亿的惊人成绩。
徐浩然自然是准备复制这个大型农业项目。
他顿了一下说道,
“以县级的丹河文旅中心为核心,枫树乡茶树菇等22个乡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