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典满当时便愣在原地。他似乎觉得,自己脑子中的一根弦,被一只大手拨动了一下。他转头看向诸葛亮,看诸葛亮神色,显然和刘彦想法相同。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典满暗暗念叨着。当初贾诩教他兵法谋略时,他记得这一节,是孙子兵法的谋攻篇。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而刘彦所说,言语上虽然与孙子兵法不同,但是毕竟大同小异,其道理与孙武相同。
典满回头看向城下的降兵,心中已经了然。
“如今卢县城中,剩余的军马,大约有六千余人,不过七千。军师此意,莫不是想让这些降兵,去说降卢县的守军?”
“正是如此。”刘彦沉稳开口,“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如能不战而下卢县,济北地界则如同尽入我手。届时我等可率大军出征西北,直奔东郡。”
“军师此言,虽然有理。只是……”典满皱起眉头,“卢县城中七千守军,并不在少。要敌我三万军马……”
“这就是子盈你考虑不周了。”刘彦毫不客气,打断了典满的话,“如今卢县已无主将,城中若知晓消息,便是群龙无首。战心必丧。”
“况且这四千余降兵,多是济北之人。城中又有许多家眷。”刘彦静静地分析情况,“若守军执意要战,且不说战不过我军。若城中百姓反对,闹起事来。也非轻易可解。”
“既然如此,我便代师父前去说服。”诸葛亮如此说道,正要转身下了城楼,却被刘彦拦住。
“不,我亲自去。”
刘彦与诸葛亮、典满商议完毕后,决定一同前往降兵营地。三人来到营地前,只见降兵们或坐或卧,神色间仍有几分不安与迷茫。
刘彦率先走进营地,降兵们纷纷起身,眼中带着敬畏与疑惑。刘彦扫视众人,朗声道:“诸位,今日前来,是有一事与你们商议。”
降兵们面面相觑,不知刘彦所来为何。其中一人鼓起勇气问道:“将军,有何事吩咐?”
刘彦见状,微微点头,说道:“如今卢县未下,我军虽有三万军马,但强攻之下,难免死伤无数。”
“我不忍再添杀戮,故有一计,还需诸位相助。”
众人听闻此言,面面相觑,不知刘彦所言何事。刘彦继续说道:“我意,欲使汝等去劝降卢县守军。诸位多是济北之人,又有许多家眷居住城中。与城中守军,也都有同袍之情。诸位若能劝降守军,不仅可免一场血战,也能让你们早日与家人团聚。”
降兵们沉默不语,心中显然各有顾虑。
这时,先前问话之人又道:“将军,我们虽愿归降,乃情势所迫,不得已而归降。但卢县城中守军,却未必肯听我们之言。”
刘彦笑了笑,说道:“诸位只需将我之诚意与承诺告知守军。我已承诺,若他们归降,我必善待,与我军将士一视同仁。且不会加害城中百姓与诸位的家眷。”
又有一人问道:“将军,若守军不降,又当如何?”
刘彦神色一正,说道:“若守军不降,我亦不会加以怪罪。然而卢县已在我计划之内,绝不可放弃。届时,我军必将强攻卢县,胜负难料,死伤难免。我此来,是为消解无必要的战争。但若守军执意守城,我三万大军兵临城下,早晚必破卢县。
“我以为,诸位也不愿看到更多的人死于战火之中。”
“诸位久居济北,与我青州相接壤,岂不曾闻我主刘玄德之名?我主心怀天下,素以仁义为本。此次征战,实是鲍信先犯我疆界,非我等之过。届时卢县一下,济北之民,便亦是我主之民。万事与青州百姓,皆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