缰绳,吁,队伍停下,转头看到一群少年郎,一身粗布武服,只有一人鹤立鸡群,容貌甚伟,大丈夫应当如此,孙逸有种直觉,此人必是自己心腹大患!
孙逸翻身下马,手持马鞭,锦衣亲军从孙逸两侧穿过将刘邦和他的小伙伴分开,刘邦张着双臂,意思是自己不是刺客,他腰间挂着剑!
孙逸围着刘邦转了一圈,从他说出大丈夫应当如此,孙逸就知道他是刘邦,奶奶的,他怎么来咸阳了,史记上记载刘邦非常崇拜魏国信陵君无忌,当过信陵君的门客!
信陵君无忌大梁人,刘邦徐州沛县人,信陵君无忌死于公元前243年,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刘邦13岁时,信陵君无忌就挂了!
孙看着刘邦腰间剑越看越熟悉,剑柄末端刻着一个孙字,锵的一声,孙逸拔出刘邦腰间配剑,刘邦直接愣住,他根本没反应过来,历史上刘邦也是亲临战阵,受伤无数,五十多岁的老头打不过不到三十的壮年纯属正常,更何况这人还是项羽?
项羽阵前邀战,让刘邦和他单挑,三十岁找五十岁的人单挑,这事也就项羽干的出来,不要脸的是项羽,而不是刘邦,再说刘邦和项伯是姻亲,鲁元公主及笄后就嫁给项伯的儿子,刘邦是项羽的长辈,啧啧!
孙逸看着剑上刻着姬姓,魏氏,道,汝是何人?为何有吾家配剑?你是刘贺什么人?
刘邦一听大喜,逸哥儿,是我,我是三啊,在邯郸我经常跟着你,可惜你回咸阳后,父亲被罢相,我们一家迁往沛县!
说完刘邦就和孙逸来了个拥抱,拍了拍孙逸的肩膀!
如此不要脸,上来就攀关系,只有刘邦能干出来!
侍卫倒是没阻拦,能称孙逸,逸哥儿,都是孙逸亲近之人,大都来自邯郸,再说,这个少年郎腰间配剑是孙逸祖传配剑,此人是孙逸的故人!
孙逸CPU都被干烧了,一句三儿?孙逸倒是想起来了,孙逸比刘邦大五岁,在邯郸确实有一个小孙逸五岁的,跟孙逸几年,鼻子上永远挂着鼻涕,说实话当时孙逸恶心的要命,特别是这货,曾经把鼻涕抹在孙逸衣服上,孙逸差点一脚尖将其踢飞,后世人比先秦时期的人讲究个人卫生,爱干净!
孙逸惊道,你不是叫三,怎么会叫邦?孙逸想到不是该叫刘季,造反后改名刘邦?
刘邦喜道,我排行老三,也叫刘季,也叫刘三,贱名好养活,父亲辞相后,我逼父亲给我起了个大名,父亲起名邦,治国安邦之意!
孙逸看到此时已经交通拥堵,守城士卒满头大汗,不敢言语!
孙逸道,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来随我回府,拉着刘邦就走!
刘邦急道,不止我一人,沛县的小伙伴都来了!
孙逸闻言站住,往身后一看,侍卫们闪开身子,一群十二三岁的少年,躬身行礼道,见过盐田君!
孙逸知道,萧何,曹参,樊哙,夏侯婴他们都来了,大声道,免礼,同去!
孙逸拉着刘邦步行,问东问西,侍卫们牵马跟随,沛县一帮人在后面跟随,满脸兴奋,刘邦没诓骗他们,他真认识盐田君孙逸,还非常熟络!
孙逸看着大厅里坐满了人道,吾家还没这么热闹过,来人,开宴!你们饮酒不?不过你们年龄小,蒸馏酒是喝不了,不过前些日子,买了一批葡萄酒,列位尝尝鲜!
众人道,多谢盐田君!
孙逸问道,你来秦国,汝父为何不先书信一封,我好派人去接?
刘邦道,逸哥儿不是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吾等全当长见识了,再说我们一起多少有个照应,就是路上不太平,要不是我们人多势众,恐怕难以来到秦国!
说着刘邦从怀里拿出书信,喏,吾父写给你的!
孙逸打开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