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里,各家都已经关了门户。按照传下来的风俗:关了门户后,一直要等初一子时到来时,才能开门迎财接福。叫做滚进不滚出,金银堆满屋。
翠英进屋后,用早已准备的大陶盆,填满干土,点燃干柴,升起了一盆火。因为除夕要守岁,没有火盆是守不住的。有条件人多的家庭,还要用砖砌像样的火坑,翠英临时用陶盆代替,娃儿们、老人能坐下来暖暖地守岁,每个人心里已经就很满足了。
翠英要兰秀大妈也进里屋洗了热水澡,换上了她的干净衣服。关兴这时就对兰秀婆婆说:“兰秀婆婆,您是老人,给我们讲个过年的古吧。”“讲古”在荆州就是讲以前的故事、典籍,或者本地的传说。老人和小孩在一起的时候,娃儿们把听讲古作为一种很好的娱乐节目。因为这些故事可能就发生在村子周边,一边听讲,一边可以提出各人的想法,让听讲古的人增长见识,增添智慧。
兰秀婆婆就说:“好吧,我给你们讲一个‘升米窝’的古吧。”兰秀婆婆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说:“从前在狗头山的背后,住着一个穷书生,每天早上进山砍柴,晚上回家做饭吃,夜里就在柴火堆边就着火看书。”
关和说:“他怎么不点灯呢?”
“他孤身一人,没有种地,全靠别人周借的钱米过日子。那个时候,点灯要用食油,他舍不得啊!”婆婆回答说。
“那像这样怎么能读好书啊?我们上学有课本,他读的书从哪里来呢?”关兴提出了新的疑问。
翠英说:“你们不要打断婆婆的话,让婆婆继续讲。”
婆婆接着说:“有一天,他进山砍柴回来的路上,觉得很累,就把柴火放下来,靠在上面睡着了。梦中有个老婆婆告诉他:你这样每天辛苦地砍柴,又没有种地,哪里的粮食吃呢?没有钱米,就不能过日子,怎么读书阿!我看到后山的大树边上,有一个石窝,好像有些米,你醒了后把它带回去煮饭吃吧。”关兴和关和都听得入了神。
“穷书生醒来,把梦中的事情想起来了,就按照老婆婆的提醒,走到山后去找那大树和石窝。走不多远竟然找到了,石窝里确实有米。他就解下衣衫,细心地把米包起来。心想:这真是神仙保佑啊!就很真心地跪在大树面前磕了个头,装上米回家了。”
“后来呢?”关和急着问。
“他有了米,就不需要进山打柴卖钱了。一升米可以吃几天,他可以在白天读书了。可是每天出门打柴习惯了,白天拿着书读就很疲倦,读一会儿就睡着了。这个时候,那个老婆婆又出现在了他的梦中。对他说:‘你如果疲倦的就去那个地方走走,看看还有没有米。’他醒了以后,就按照老婆婆的提醒,来到那棵大树下,一看心里喜得不得了:又有一窝米在那里!”
关和摇晃着椅子,很替穷书生高兴。
“穷书生一边用布衫包着米,一边想:这可能是神仙在暗中有意帮我呢?便发誓要好好读书。”
关和急着问:“他后来读好了书吗?”
“后来,就连续下了几天雨,山上下来的大水把路冲断了。穷书生不能过去把米弄回来,眼看就要断顿了。穷书生心里埋怨说:‘如果是每次多一点米该多好啊,那样我就不愁下雨没米吃了。’天晴了,他再去看时,石窝里确实就比上次多了一升米。书生把米包回家,再也没有以前那么着急了。每天睡到日头三竿才起来,吃了饭读书就觉得很困倦,睡会觉,再起来已经就天黑了。只要第二天石窝里有米,他也就天天这样。后来,有一天他想:如果把那个石窝请人凿大一点,可能米还会多些,那样我就有吃不完的米了,有了剩余的米,我就可以借给别人,那样我就富有了,也就不要读书了。”
关兴好像知道了结局,说:“那样肯定后来就不会有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