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将这块上古神玉赐予杨玉环以表对她的怜爱,此玉不仅表面洁白无瑕,圆润非常,而且是一块暖玉,佩戴在身上,能起到暖人身体的奇效,正合杨贵妃所用。故而,贵妃只放在自己的贴身之处,除玄宗以外再无人见过。在民间也只是传说此玉的奇异之处,并无人真正知道这块神玉的来龙去脉,也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模样。
后唐玄宗因专宠杨玉环,且对安禄山、史思明等人的谋反之心失察,导致安史二人窥伺朝纲,发起兵变,这就是绵延八年的“安史之乱”,叛军大肆劫掠贫民、四处战乱不止使得民不聊生,在祸结连年之际,唐玄宗决定避祸西南。当行至马嵬驿之时,发生兵变,士卒们以杨氏兄妹勾连祸乱朝纲、卖官鬻爵而致安史叛乱为由,拒绝再向西行。一些朝廷重臣遂密奏唐玄宗,要使平息士卒之愤,不致护驾的亲兵也发生变化,必须赐死杨玉环和杨国忠兄妹二人,才能保得所有人的性命。唐玄宗虽然万分不舍,但是在性命攸关的关键时刻,也只能含泪下旨,赐三尺白绫给杨玉环。杨贵妃在痛心之际,也念大唐江山永固,噙着泪水在三尺白绫下香消玉殒。据说,当杨贵妃美丽的容套入白绫之中时,天色瞬间为之巨变,大雨在一瞬间即倾盆而下。
杨贵妃在拜别唐玄宗之时,又将这块宝玉从身上解下留与玄宗,以为念想,然后洒泪而出。
但是,杨贵妃的死,却也没有让唐玄宗躲过让出皇帝位的劫难,太子李亨不久在灵武承继了大统,即是后来的唐肃宗,并遥尊已经逃至成都的李隆基为太上皇。自此后,大唐换了皇帝。
李隆基自成都回到长安后,居住在兴庆宫,仍称为太上皇。他每日在深宫之中,对杨贵妃之死耿耿于怀,但是已无任何权利,自此每以此玉暗自神伤。
李隆基从成都回来后,也曾派人前去祭奠杨贵妃,但是内侍返回时却说,当地的民众盛传杨贵妃的墓中似无人,只是一座衣冠冢而已。李隆基更加伤感,幸有曾经服侍过杨贵妃的人,又将贵妃用过的一个香囊献给了李隆基。自此,李隆基将那块神玉置于贵妃的香囊之中,每日形影相吊,对杨玉环的思念更甚。
第二年的七月初七之夜,李隆基正手捧着香囊和宝玉神伤落泪。忽然间,宝玉发出了一道七彩霞光,而且其灵动异常,照彻满屋。李隆基细细看时,霞光中突现一女子,宛然就是当年杨贵妃的服饰打扮。李隆基悲痛的伸手要去拉的时候,却只见到是背影,变幻莫测。霞光中的女子一直在李隆基的面前轻歌曼舞,却让李隆基不能靠近,那一首“霓裳曲”此刻听来却是泪水涟涟,不是杨贵妃还能是何人?
李隆基那一整晚,都沉浸在这优美的幻境之中,看着犹如在梦中一样的杨贵妃为他唱歌、为他舞蹈。直至旭日即将东升之时,才在她一声声“妾身此去之后,一年再来,望陛下多多保重身体!”后,颓然的倒在了地上。
那时,伺候李隆基的仍是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内侍监高力士,还有李隆基的亲妹妹玉真公主,以及他旧时的一些宫女和梨园弟子。次日,高力士和玉真公主来到李隆基的寝宫时,看到他跌坐在地上,神情委顿。询问之下,李隆基遂以昨晚之事相告,众人皆是大惊。
那块宝玉正在李隆基的手中,还有点点霞光正在慢慢的消失,霞光明显的有七彩颜色。自此后,这块宝玉便被叫做了“七彩神玉”。
为了这一年的等待,李隆基整日里都郁郁寡欢。其后不久,在李辅国等人的暗算之下,高力士以“潜通逆党”的罪名被流放到巫州、陈玄礼被勒令致仕,而玉真公主也出居玉真观。只留下李隆基茕茕独处、形影相吊,好不凄惨。
如此寂寞,忘情于杨贵妃的李隆基,身体更加衰弱,在宝应元年四月甲寅日驾崩,这位缔造了“开元盛世”的皇帝终于去见他的爱妃了。据说,在李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