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微臣斗胆进言。”
在李二停顿之时,身为右仆射的封伦出声道。
“柴大将军作为秦州守将,率众将士于秦州前线浴血奋战,其英勇无畏、忠心耿耿,自是人所共知。
然则,此刻正值战事胶着之际,每一刻都关乎国家安危、将士生死,如此紧要关头,骤然提出请功请赏之议,未免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他的话语略微一顿,似乎在斟酌接下来的言辞,既要表达直谏之心,又需顾及君臣情面。
“陛下圣明,自然深知军功奖赏对于激励士气之重要。
但微臣以为,真正的功勋应由将士以血肉之躯、智慧与勇气在战场上赢得,而非提前讨要。
若此时特赐封赏,恐在军中引起不必要的猜疑与动摇,影响前线将士的凝聚力与战意。
再者,待到战事尘埃落定,再根据每位将士的实际贡献进行公正、公开的奖赏,方显陛下英明睿智,也更能服众。”
听了封伦的话,有几个大臣点头表示赞同。
也有大臣看着李二,静待他的回应。
李二面容平静,眼神深邃,似乎在仔细品味封伦的每一句话。
他瞥了一眼封伦,不以为然道:“右仆射先不要着急,朕还没有讲完。”
“柴绍之所以要为麾下将士请功,是因为攻打秦州的大厥军已经撤离。”
说到这里,李二特意加重了语气,仿佛要唤醒每一个人心中的好奇与敬意。
“而大厥军之所以撤退,最大的功劳是柴绍麾下一名叫做韦羽的副队正。”
听到这,在场的文武大臣不由得齐齐好奇地看着李二,满怀期待的想知道为什么会与那个叫做韦羽的人有关。
“这个名叫韦羽的副队正潜入敌营,砍杀了大厥万夫长阿史那连科。
更难能可贵的是,韦羽和一位名叫乐太源的队正率领一支不到二百人的大唐勇士竟打败敌营中的近千个敌人,将阿史那连科的首级完好无损地带回了天水城。
而且,也是从韦羽擒获的俘虏中才得知吉利采用声东击西的计谋。”
随着李二的叙述,殿内一片哗然,文武大臣们无不惊叹于韦羽的英勇与智慧。
他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赞叹其胆识过人,有的则感叹于命运之奇,一个小小的副队正,竟能改变一场战役的走向。
李二见状,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微笑。
他深知,自己这番话不仅是对韦羽的褒奖,更是对所有将士的一种激励。
他继续说道:“韦羽此举,不仅震慑了敌军,更为我军士气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真正的英雄不问出处,只要有勇有谋,即便是最微小的存在,也能在我大唐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因此,朕认为柴绍为他们请功在情理之中。”
封伦听罢,嘴角动了动,像是有话要说,但忍住了。
“想不到柴大将军麾下竟藏着如此勇猛无匹之士,真乃我大唐之幸,军中瑰宝也!”
长孙无忌抚须而叹,眼神中闪烁着赞叹与深思。
“末将对阿史那连科有所了解,那可是漠南赫赫有名的勇士,吉利麾下的四大勇士之一。
其勇力之强,在漠南之地,少有敌手。
然而,世事难料,如今竟折戟于我大唐一名籍籍无名的副队正之手!
这名叫韦羽的副队正替大唐除了吉利的一名猛将,理应获得赏赐。”
秦琼也忍不住出声。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话语中既有对阿史那连科实力的认可,又充满了对韦羽不可思议成就的赞叹。
尉迟恭闻言,眼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