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向阳与工程技术团队正深入探讨老鹰系列太空机器人在执行太空任务时的各种场景,试图从每一个细节中优化其设计与性能。
向阳目光坚定,率先说道:“各位,我们已经对老鹰系列太空机器人的各项参数和技术特点有了深入了解,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它在太空中执行任务的实际场景,这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完善它的功能。先从近地轨道的卫星维护任务说起,大家可以详细描述一下机器人在这个场景中的操作流程和可能遇到的挑战。”
航天工程师小李立刻接话:“向阳总,在近地轨道的卫星维护任务中,老鹰系列太空机器人将从专门的太空运载器中释放。它首先会利用自身的高精度导航系统,包括星敏感器和 GPS 接收机(针对近地轨道可接收地球基站信号增强定位精度),精确地定位到目标卫星的位置。例如,当目标卫星处于高度约 700 千米、倾角为 51.6 度的轨道上时,机器人能够在误差不超过 10 米的范围内锁定它。”
“靠近卫星的过程中,机器人会启动其先进的推进系统。以等离子体推进器为主力,产生约 300 毫牛的推力,缓慢而精准地调整自身的速度和姿态,向卫星靠近。在距离卫星还有 100 米时,它会切换到化学火箭发动机的微调模式,以 50 牛的推力进行最后的精确对接机动。此时,机器人的飞行速度会控制在相对卫星每秒 0.1 米以内,确保对接过程的安全稳定。”
“一旦对接成功,机器人的机械臂就开始发挥作用。机械臂的 6 个自由度使其能够灵活地在卫星表面移动,比如在更换卫星的故障太阳能电池板时,机械臂能够以 0.1 毫米的精度定位到电池板的连接部位,使用末端的专用螺丝刀工具头,以精确控制在 0.5 牛米的扭矩范围内拆卸螺丝。在这个过程中,机器人的视觉系统,由高分辨率摄像头和激光测距仪组成,会实时监测操作过程,反馈给控制系统,确保每一个动作都准确无误。然而,在近地轨道执行任务,机器人也会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太空垃圾的威胁。微小的太空垃圾颗粒可能以每秒数千米的速度撞击机器人,所以其外壳采用的高强度铝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就需要承受这种冲击,并且机器人的传感器系统要能够提前预警,通过与地球控制中心共享的太空垃圾监测数据库,及时调整自身位置躲避危险。”
向阳微微点头,接着说:“那在深空探测任务方面呢?比如前往火星执行探测任务时,情况又会有很大不同,谁来详细讲讲?”
行星探测专家老张站起身来,神情专注地说道:“向阳总,当老鹰系列太空机器人踏上前往火星的征程,它首先要经历漫长的星际航行阶段。在这个阶段,它主要依靠等离子体推进器提供持续的推力,以大约 米每秒的巡航速度向火星进发。在长达数月甚至半年的航行过程中,机器人需要自主地进行轨道修正和姿态调整。例如,根据太阳风和行星引力的影响,通过星敏感器和内部的惯性测量单元,精确计算出轨道偏差,然后利用化学火箭发动机进行不定期的小幅度修正,每次修正的精度要求在几厘米每秒的速度变化和 0.01 度的姿态角度变化范围内。”
“当接近火星时,机器人会进入火星的引力捕获阶段。此时,它要精确地调整自己的速度和角度,以进入预定的火星环绕轨道。这需要在距离火星约 10 万公里时,将速度降低到合适范围,比如从 米每秒逐渐减速到约 3000 米每秒,这个减速过程需要精确控制等离子体推进器和化学火箭发动机的协同工作,确保机器人能够被火星引力成功捕获,进入高度约 400 千米的火星环绕轨道。”
“在火星环绕轨道上,机器人开始对火星进行全面探测。它的科学载荷,包括高分辨率成像仪、光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