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9 章 研发困局与希望曙光
一月时光如白驹过隙,向阳公司与中国科技大学赵教授合作的项目在紧张的节奏中持续推进,然而,如同浓重阴霾般的压力也笼罩在项目之上。公司财务账本上那醒目的 500 万美元研发投入,沉甸甸地压在向阳心头,令他寝食难安。此刻,他满心焦虑,急切渴望知晓这巨额投入究竟能孕育出多少实质性的研发成果,毕竟公司的未来蓝图——老鹰 1 号、老鹰 2 号、老鹰 3 号太空机器人项目,全系于这新材料研发的成败。
怀着满心的忐忑与不安,向阳再次踏入中国科技大学的校园。校园内,学生们穿梭于林荫道间,青春的欢声笑语与学术的严肃气息交织在一起。可向阳全然无心欣赏这一切,他脚步匆匆,径直朝着赵教授的办公室奔去,脑海中犹如一团乱麻,各种忧虑与疑问相互缠绕。
见到赵教授,向阳顾不上客套的寒暄,直截了当地说道:“赵教授,这一个月公司已经砸下了 500 万美元的巨额资金,时间紧迫得如同被上紧了发条的时钟,我们急需看到实实在在、具有突破性的研发成果。您也清楚,老鹰系列太空机器人项目正处于生死攸关的关键时期,如果新材料不能及时到位,后续的制造环节乃至整个项目的推进都将如同一列脱轨的列车,陷入无法挽回的僵局,公司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困境。”
赵教授面色凝重,眼神中透着对科研工作的执着与坚定,他沉稳地回应道:“向总,我深切理解您此刻的心情以及公司所面临的巨大压力。这一个月来,我们科研团队可谓是日夜兼程、殚精竭虑,确实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重要进展。在聚墨林材料的合成工艺方面,我们通过海量的实验数据积累与深入的理论分析,对反应条件进行了深度优化。就拿反应的关键参数——单体转化率来说,我们经历了无数次的尝试与调整,才使其从最初的不稳定且低效的状态逐步提升到了如今较为可观的 70%左右。这一成果的背后,是团队成员们在实验室里日夜坚守,不断调整温度、压力以及催化剂的配比,每一次微小的调整都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与精准的分析。这一 70%的单体转化率意味着我们在合成聚墨林材料时,能够更高效地利用原材料,得到更多的初步聚合物产物,相较于项目初期,产量实现了显着的飞跃,这无疑为后续的材料性能优化筑牢了根基。”
向阳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但很快又被浓重的忧虑所笼罩:“赵教授,这无疑是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不过,我想知道,距离我们理想中的材料性能指标,还有多大的差距?目前合成的这些初步聚合物,在质量和性能上,是否能够初步满足老鹰系列机器人的一些基本设计要求呢?”
赵教授轻轻点头,转身走向实验台,拿起一块聚墨林聚合物样品,递给向阳,同时耐心地解释道:“向总,您看这块样品。经过我们运用多种先进的分析测试技术,如高分辨率的扫描电子显微镜、X 射线衍射仪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对其进行详细结构分析和测试后,发现其分子链的排列相较于之前的实验结果有了明显的改善,变得更加规整有序。这种分子结构的优化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提升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就拿拉伸强度这一衡量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来说,我们目前初步测试得到的数据是 800MPa。虽然这已经接近一些传统航空航天材料的性能水平,但与我们对聚墨林材料的预期理想性能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的目标是将聚墨林材料的拉伸强度提升到 1200MPa 以上,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老鹰系列机器人在极端恶劣的太空环境中,其结构能够保持高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充分发挥出聚墨林材料的优势。因为在太空环境中,机器人可能会遭受微流星体的高速撞击、强烈的宇宙射线辐射以及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