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陶器对这个部族带来的影响其实并没有那么大,因为在那之前他们自己已经利用地方的特产,将竹筒用作装水的用具,而楚威也已经用竹筒的替代,将“煮”这个概念提前灌输给了他们了。
不然陶器的发明和应用肯定是史诗级的,因为在人类的历史中,陶器是人类第一次尝试对自然产物的性状改变的应用。也就是人类应用自然的第一步。
但不管怎么说,楚威推开了一扇光明的大门,而对他自己来说,生活的更加舒适才是他的原本的目的。
当天晚上,两个完好的陶器“锅”光荣上岗了,开始炖上了自己“锅生”的第一锅鱼汤。可能有裂的锅也没有丢弃,被老嫂子们拿去放菌菇去了。
这时全场最靓的仔就是楚威了,也不是因为他烧出了神奇的“锅”,毕竟大家都能享用,也不是多羡慕。
是因为这家伙左手端着一只“碗”,右手摆弄着两根细竹棍,他把那两根竹棍叫做“筷子”。
飞快的往“碗”里夹菜,鲜嫩的野菜被他夹走了,没有小刺的鱼肚皮肉也被他的“筷子”两下就叨走了。大家都在等锅里的菜冷一点呢,毕竟用手捞太烫了。
平时的时候,他也用“筷子”,但是那时候夹一口,吃一口,还不觉得怎样。
今天这小子夹了菜先放“碗”里,又继续夹锅里的。吃的可快了,难怪要叫“筷子”,边吃还边吸溜碗里的汤。
在这个场景,手里工具的高效实用一下就体现出来了。
大家心里都在惦记着:“一定也要弄个‘筷子’”,“我也想要个‘碗’”。
楚威手里捧着“碗筷”,来到了自己舒适的节奏,吃的正开心,心里正美呢。突然发现他这火堆旁围坐的孩子们都诡异的看着自己。
楚威用筷子指了指锅里的食物,眼神示意了一下,大概意思是说:“你们怎么不吃了呀?是不爱吃吗?”
然后楚威就收到了一堆翻到天上去的大白眼,大概意思是说:“你说我们为什么不吃?”
……
第二天一大早,哦,也就是第二十五天早上,和楚威差不多的半大孩子们,昨天晚上受了刺激,今天起床的远比平时早。
一大早就开始用门口的现成的红泥巴,开始搓自己的碗,碗也都不大,只要知道方法,还是很好盘的。
楚威也被拉起来在一旁指导,楚威看着这些千奇百怪的碗,脑子灵光一闪,示意他们可以在碗上做自己的特有的标记,刻一个太阳、月亮、方形、一条鱼、花、草…
大家也觉得有道理,纷纷讨论起来,主要就是不能用一样的,不然没有意义。
叽叽喳喳好不热闹。大人们也来看热闹,似乎也有点心动。
之前等土坯阴干的时候,陆陆续续也制作了很多,但炉子只有一个,烧一天后要冷却一天。
哪怕这样楚威也有些担心柴火不够了,毕竟烧一整天还是很费柴火的,只能优先挑选更加有用的土坯先烧出来,没过多久锅、碗、瓢、盆、罐子、盘子都快齐活了。
但这样在大家被启发之后,每天都有人帮忙多带柴火回来,而各种各样的新奇想法都提出来了,不再限于是锅碗瓢盆,后来还烧过小屁孩手捏的一条泥巴鱼。
反正在那之后,整个山洞的画风都变了,不再是以前家徒四壁的凄惨模样。
而是瓶瓶罐罐摆放整齐,竹制的各种家具错落有致,囤积的粮食满满当当,吃饭的时候人人都是“碗筷”齐全。词语教导工作也初见成效,大家交流起来现在都是词语加手势,像意大利人一样,手口并用忙得很。
……
这时有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让作为旁观者的楚威兴奋了好久。有一天,有一个心灵手巧的老嫂子被分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