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工业出现之前,需要承载至少300万人口。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海外领地只能养活300万人,而是指只有达到这个人口规模,才能确保海外领地肥沃的土地不被荒废。当海外领地的人口超过300万时,就意味着可以开始向南洋各岛扩张,争夺更多的土地资源。然而,在未来的一百年里,人口的增长还远远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的土地扩张。如果某一地区的人口过于密集,而又缺乏工业区的支撑,仅仅依靠第三产业来养活多余的人口,这无疑是对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底层的农业人口辛勤劳作,养活着庞大的文官管理阶层以及为他们服务的第三产业人群。在古代中国,一位达官贵人出行时,往往会有大批仆人前呼后拥,这些围绕着显贵的仆人就是第三产业的人群。他们与现代第三产业面向大众服务的模式不同,这些人只服务于贵族阶层。因此,苏星云对于原时空里某些人所说的“每次改朝换代都要杀一轮中国人,以此空余出土地来解决矛盾”的观点持有相反的看法。他认为,并不是每次改朝换代都要屠杀农民,而是应该清理那些盘踞在高层的贵族食利阶级,给广大农民减轻负担。真正给农民带来灾难的,往往是那些不从事生产、只会舞文弄墨的文字游戏高手。他们掌握着舆论,剥削着大众。
中国的土地是有能力容纳2亿人口的。然而,历史往往显示,当人口达到一亿时,就似乎触及了某种极限。这一切问题的根源,都是那些脱离实际的文人管理者的错误。
苏星云志不在此,他不会效仿前人建立一个王朝,然后留下皇族血脉,等待几百年后的覆灭。他决心推行一种超越时代的制度,尽管这样的制度对于他所处的时代来说可能过于先进,但他仍然坚定不移地决定克服一切困难,坚定地走下去。
位面开拓者:梦想与旗帜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