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出门没看黄历的那日松(3 / 3)

前行。

下面谈谈战争的收获,它彻底摧毁了芜湖地区元朝的机动兵力,为苏星云在此地推行土地革命扫清了障碍。此外,战斗还收获了丰富的战利品,包括六百匹战马,其中虽多为阉割过的马匹,但仍有数十匹具有生育能力的公母小马,要不是为了这些马,苏星云也不会实行包围战术。直接用火枪统统打死。

对于俘虏的处理,苏星云让他们放下武器,自行滚回芜湖城去。第一苏星云不想杀俘虏,第二这些人养着费粮食,苏星云现在的劳动力够了。第三这些人已经被吓破胆了,逃回去,这辈子都不敢上战场了,还会传播恐怖情绪。

战后,消息灵通的地主们为了规避可能的土地政策风险,纷纷将名下土地精确分配给自己的亲属,每人恰好分得30亩,不多不少,试图以此规避土地改革。苏星云得知此事后,采取了默许的态度,这一策略进一步促使各地地主效仿,有的将剩余土地分给亲戚,有的则直接赠予佃户,导致土地改革的初衷在一定程度上落空。面对这一局面,苏星云迅速调整策略,将重心转向打击高利贷和民间赌场,以维护农民利益,同时利用被吓破胆的地主阶级作为“带路党”,加速乡镇行政机构的建立与巩固。

在推进土地改革的过程中,苏星云还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现象:不仅汉人受到压迫,就连部分蒙古族也沦为地主的佃户,挣扎在饥饿的边缘。这一发现让他震惊,通过深入调查,他了解到蒙古族虽然是当时的统治民族,但其底层民众并未享受到应有的特权。元朝上层忙于享乐与土地兼并,穷亲戚的死活谁关心,这些人那么多,吃也得把元朝吃垮。所以这些流落在乡间的蒙古人,往往一开始是自耕农,经过几场灾年手上的土地就被兼并了。

苏星云意识到,这些流落乡间的蒙古人与汉人农民一样,都是受害者。他进一步分析,蒙古人所谓“高等人杀死汉人只赔一头牛”的法律,在城市中或许能得以执行,但在乡村,蒙古贫民若敢嚣张跋扈,第二天被闷棍敲死在路边都不知道咋死的。

对于这些蒙古人,苏星云下达了一个命令。他要求所有治下的蒙古平民从百家姓中挑选一个汉姓,并在行政机构进行登记,从此在享受政策待遇时,只要他们不主动提及蒙古人身份,都将与汉人一视同仁,无论是参军入伍、缴纳税款,还是参与选举与被选举,都享有同等的权利与义务。

这项政策自实施以来,得到了严格的执行,其效果显着而深远。随着时间的推移,仅仅过了一个多世纪,蒙古这一民族称谓就如同历史上的鲜卑族一样,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融入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广阔天地中。

在颁布这一政策的同时,苏星云还深刻地向行政组织强调了一个核心观点:真正迫害我们、造成不公的是腐朽的制度,而非某一个特定的种族。这一理念有效遏制了内部可能出现的种族报复情绪,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一个月后,那些原本怀揣种族主义思想的人发现,他们已找不到明确的报复对象,因为那些蒙古平民已经悄然改换了汉姓,融入了社会中,难以分辨。

位面开拓者:梦想与旗帜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