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堆上,大多数艰难的问题,都是因为材料的限制。
夸张点说托卡马克装置的诞生,磁约束,惯性约束等等可控核聚变的技术路线都是因为对材料技术的妥协。
此刻,
在之前已经应用在氘氚聚变上的湍流理论,
以及这一世莫道主导找到的第三材料的双管齐下之下,
需要更高温度,更高压力才能够维持聚变的第二代可控核聚变技术,氦3聚变技术就有了实现的基础。
……
而在氦3聚变实验堆的建造之外,
对于此刻求索研究院内部来说,
室温超导材料最大的价值,大概就是作用在航天领域的电推进技术上。
莫道从来就没有想过,靠着化学能源,实现远航,实现地球这个母星文明,朝着星际文明的转变。
即便此刻的远航六号的运载能力已经达到三百吨,这个庞然大物堪称这个时代的奇观。
但不管是化学能源火箭天然的弊端,突破大气层前必然存在的过载问题,
还是运载成本,推重比极限问题,燃料极限问题。
都限制了化学能源火箭作为频繁来往于星际之间,以及远航的可能。
电推进技术,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于是,在氦3聚变实验堆的建造之外,
剩下的第三材料基本就都先拿给了航天领域中的电推进研究团队。
室温超导材料,恰好对于电推进技术的研究也有着相当的作用。
或者说,
莫道这么久以来,花费如此多时间投身室温超导材料的研究,
继续阅读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室温超导材料能够在电推进系统上发挥的关键作用。
在此刻氦3聚变实验堆还在依照先前的理论设计进行建造的这段时间里。
莫道大部分时间,也投入了对航天领域电推进技术的研究之中。
在电推进技术已经追上上一世极限的情况下,尝试以第三材料为基础,继续在电推进技术上做突破。
对于莫道来说,
飞船目前相对理想的动力系统,
自然是氦3聚变反应堆为能源,以电推进发动机的方式,驱动飞船航行。
这样,在携带足够的氦3,同时沿途补充工质的情况下,
这样一艘飞船,就能够航行相当长的时间,相当远的距离。
在飞船其他系统满足的情况下,这套动力系统,说不定能够摸一摸太阳系的边缘了。
……
这之外,求索研究院内,其他各领域研究团队,
不少也对室温超导材料的诞生格外亢奋。
求索研究院的量子计算机相关研究领域,人工智能团队等研究团队,也都各要了些室温超导材料过去做实验。
而在求索研究院之外。
室温超导材料,
最直接,而最广泛的应用,
大概就是在电力传输领域。
在氘氚聚变反应堆已经大规模普及的情况下,
此刻的用电成本,大头都是在传输损耗,以及传输成本上。
而室温超导材料,天然的零电阻特性。
让它用在电力传输领域,实在是再适合不过。
以可控聚变反应堆为能源来源,
再以超导材料制作的电力网络,将电力几乎无损耗的送往千家万户。
最后,在终端上,再以超导材料实现超高密度的储能装置。
这几乎是一个完美的从生产到使用的电力网络。
为此,
电力部门的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