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禾芝霖农业的智能工厂(2 / 2)

现实工厂。叶飞感到非常满意和自豪。作为老技工的儿子,对于工厂的运行和变迁,他也有着很深的记忆。经过这么多年的进步,过去还在科幻小说里的故事,已经照进现实。机器人、无人化工厂。就在自己的手里通过几张图,几个流程构思,就已经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变成现实。华夏工业进步真的是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的。之所以安排人工,还是有社会需求的考虑。通过人工,可以带来就业,提高家庭收入,维系一个家庭的稳定。后面的工厂大同小异,除了蓄电池,也没有什么其他变动。至于工厂需要配备的人工,可以按照需要配置。小飞接手,可能有些时间真的是无人值守的生产。

林峰和嫣然姐看到这种全然自动化智能化的工厂,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虽然听说过很多智能化工厂的事情,但是那都是别人的工厂,这个可是自己的工厂,是生产自己熟悉的产品。虽说流程简单,但是有这个简单,就有今后的复杂。林峰对于农场的生产也激起了更多的思考。

农场的农业生产是否可以增加监测调控,对生产情况做出及时预警,更快更早地介入,就像治病,把灾害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从生态学的角度,是不是能够构建生态系统,既有统一也有独立,而不是现在的所谓规模化生产,品种单一,不得不人为干预很多。不论从营养均衡还是土壤保墒,都已经表现出其缺点。多少人开始怀念小时候的味道,不就是对于规模生产的不满意么。

其实林峰在和嫣然姐考察各个康养基地的时候,就对那里的农产品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优异非常好奇。也问过嫣然姐,嫣然姐笼统地说是有种植机器人小队负责,品种主要是各种可药用的药材,而且抱着按照野生环境条件培育的要求。

他们不知道,种植小队不是机器人小队,而是植物精怪小队。他们对于植物的需求要比人和机器和人更清楚和明白,而且他们本身也代表了生命能量的集聚和转化。所以,对于环境的平衡会有本能的调剂和调节作用。构建生态系统,他们才是真正的行家里手,因为他们自身就是生态系统,彼此消长配合,大家都获得最适合成长发展的土壤和空间。并且回馈给环境能量,让环境更适合自己群体的成长发展。要不怎么说他们在的地方就能成洞天福地。

穿越万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