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力也不晚,甚至比袁绍还要早一点。
但等袁绍已经全据豫州后,曹操才收复青州,之后曹操的发展就进入了瓶颈。
原因为何?
就是因为处在泰山诸地的关羽就像是一把匕首死死抵在曹操的心脏。
曹操的核心是在济南,而从泰山发兵到济南,几乎半日就能到。
所以不论曹操想要打哪边,都必须腾出一只手留在家里,就是防备着泰山军忽然杀出来。
束缚住了实力的曹操,自然发展缓慢,要不是他靠着绝强的外交才能和人格魅力,几乎全盘吸纳了平原的势力,曹操估计真的就要泯然了。
之后,在有了平原这股多出来的力量,曹操果然迅速扫荡青州诸豪。后面又南下徐州,可以说气势如虹。
但即便如此呢?
关羽依旧如同一把匕首,只是这一次不是抵在曹操的心脏上,而是抵在了曹操的腰子上。
曹操打徐州打了三次,每一次到了关键时期就会被关羽背刺,最后只能无奈回兵。
不是关羽把曹操逼成这样,曹操也不会花了大精力,大布置,来算计关羽,最后在济南外大破关羽,更是打入进鲁中南,才算是一雪前耻。
可以说,张冲将关羽布置在东方,真的是神来之笔。
说个毫不夸张的,张冲能一路北上幽、平、辽东等地,收关外士马,然后西出并北,取并州之地,然后又兼蓄胡汉勇士,从容南下京畿。
又经过两次大的决战,先后灭掉了关东朝廷和袁绍的有生力量。最后终于奠定了大太在北方之霸主地位。
如此不世功业的背后,关羽在东方的作用至少占了三成功劳。
但事物从来都是有正反面,当一事成的时候,必然有一问题也随着而衍生。
那就是关羽的前护军日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势力群体。
他们和河济那帮人还不同。
从王罕到黑夫,河济根据地已经连续换了三任大帅,即便有一些山头,也在几任调换中被拆得七零八碎了。
而且河济根据地虽然说是一个根据地,但实际上与邺城也就是隔着一条大河。
从邺城南下到河济,几乎两日便可抵达,所以邺城对河济的掌控力是非常强的。
但关羽那边却不同。
随着青州的曹操雄起,并在平原津先后打了几次大规模河津战,其实河北到泰山的直接通道其实就已经被斩断了。
邺城方面要想联系到关羽,必须先到河济,然后再沿着汶水一路南下到奉高,其间时间至少要花去月旬。
继续阅读
所以,张冲越发给关羽放权。
从一开始只是假节钺,到最后的使节钺,张冲给关羽的权力越来越大,到了后期,关羽几乎就是一地之主。
张冲对关羽是信任的,但这并不是信任不信任的问题,而是权力结构的问题。
随着关羽在鲁中南的权力越来越大,他对地方上的影响也就越来越深,地方上来的人才都会聚拢在关羽的幕府。
这些人和张冲一点关系也没有,他们只尊重关羽的权力,也只为关羽负责。
所以当邺城方面的政策和鲁泗地区发生冲突后,这些人也是维护着地方上的利益。
这并不是暗示关羽和前护军已经和邺城貌合神离了,而是在技术手段有限的情况下,地方孤悬在体系外的必然结果。
换言之,关羽在地方做得越出色,完成的任务越成功,这种分离的趋势也就会越明显。
毕竟不依靠他人就能活得不错的,那不是独立是什么!
而这种趋势又配上了关羽孤傲的性格,那就加剧了。
关羽是什么性格?好听点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