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下若是实在忧心我的安危,不如在我入苍梧后,陈兵两郡交界,舟舰往来郁水,以为奥援。”其实他认为这么做都是多此一举,只是为了安王彊的心才提。
“好吧。”王彊想了想,点头道,“万一有事,使君不必亲身冒险,明里可虚与委蛇以安之,暗中遣人招我,届时我必亲提大军,踏平广信,屠尽违逆。”
“好,请满饮此杯。”潘濬举杯敬了王彊一杯酒。
“请……”
次日,潘濬在郁水岸边与王彊把手作别,而后率吏士两千余人,乘船沿郁水东下,广信距布山约四五百里,五日即至。
汉家旧典:“传车骖驾,垂赤帷裳,迎于州界。”
因潘濬没等史璜回复就自行出发,此时迎接他的队伍才出广信不久,双方在津渡撞个正着。
“苍梧功曹陈乾,拜见明使君。”当先一人率苍梧众吏拜道。
“足下就是陈文凯?不必多礼,请起。”潘濬含笑打量着陈乾,他年约四旬,危冠褒衣,气度儒雅,一看就是饱学之士。
陈氏乃苍梧冠族,世代以经学传家,陈乾祖陈钦,乃西汉经学大家,博通五经,尤善《左传》,王莽亦从其学。陈钦子陈元,少传父业,亦为学者所宗。
陈乾曾被郡中举为孝廉,官至桂阳曲江长,几年前张津北犯零、桂,陈乾的曲江首当其冲,他自知不敌,干脆弃官返乡,太守史璜久闻其名,请为功曹。
陈乾家世冠盖,本人亦有清誉,深为苍梧汉、夷所推崇,也只有他,才能在太守史璜病重不能理事后,稳住苍梧局势,若没有他主持大局,苍梧早就乱了。
潘濬道:“久闻足下高名,苍梧时至今日仍能安定不乱,皆足下之功。今我初来广信,欲宣威德于交域,必要仰赖足下这般的贤才,我有意以足下为治中,也不知史苍梧是否肯割爱。”
治中乃刺史左膀右臂,权力之重,仅次于“半刺史”别驾,陈乾当然有意治中之位,不过此事还要征得史璜的同意才行。
潘濬听了陈乾的回答,心里对他更加看重,问道:“对了,我在郁林时,听闻史苍梧病重不起,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陈乾略一沉吟,承认道:“府君确实已病重不能理事。”
“今四海倒悬,民人涂炭,史苍梧却能为国牧守南疆,安定黎庶,可谓有功于国家,这样的社稷功臣,岂能不为世人所知?我当上书天子,为其请功。当然,诸君皆有辅翼之功。”
潘濬此话一出,包括陈乾在内,苍梧诸吏无不倍感欢喜。
在苍梧诸吏的拥戴下,潘濬自南门入广信,不但百余州吏紧紧跟随,两千士卒亦堂而皇之进入城中,并第一时间接管城防。
潘濬首先前往郡府官舍,看望抱病在床的史璜,史璜今年才五十,却被疾病折磨得瘦骨嶙峋,面容枯槁,使人心有戚戚焉。
陈乾在旁提到潘濬将向朝廷为他表功的事,史璜听得十分感动,他一生为人清白,为政也算有方,如今百病缠身,康复无望,最在意的便是名声了,无论是身前之名,还是身后之名。
史璜投桃报李,表示愿主动辞去苍梧太守之职,不过潘濬拒绝了,一入广信,就夺其太守之位,吃相太难看了,反正苍梧已是囊中之物,又何必急于一时。
从官舍出来,潘濬立刻前往郡府正堂,并派人召集刺史部属吏、苍梧郡吏,齐聚正堂会议。
潘濬的首个命令,就是以陈乾为治中,之后向陈乾询问郡吏中有名声才干者,陈乾一连推荐十余人,潘濬皆招入刺史部。
苍梧虽然是交州大郡,但太守史璜素以宽仁抚慰汉、夷,不好武事,是以仅养有三千郡兵。潘濬此次赴任带来两千甲士,其中半数都参加过与张津的战事,轻而易举便兼并了苍梧郡兵。
至此,潘濬彻底掌控苍梧,郁林、苍梧二郡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