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成语叫“一毛不拔”,讲的是杨子墨子和两个人的学生在探讨问题。学生问杨子:“如果让您拔下一根汗毛,全天下的人都能受益,您是否愿意?”
杨子说,天底下不幸的事并非是拔他一根汗毛能解决的。
本来这话里的拒绝意思都很明显了,死脑筋的学生继续追问,如果真能解决,他愿意拔吗?
杨子笑而不语。后来他的学生对世人解释,说如果有人以财富诱惑削去你一块皮肤,日后你就会为了更大的诱惑付出更大的代价,汗毛虽小,也是人身的一部分。
这个解释并不能让其他人满意,对于高度宣扬个人自由的杨子,其他学派便大肆宣扬他“一毛不拔”,于是至今,杨子的着作少有流传,这个成语却常为世人所用。
秦扶清听罢,对那一段百家争鸣的学术盛世越发向往。
娄雨贤从沉浸中抽离出思绪,对弟子道:“杨子主张贵己,是希望人都能专注自己,把济世的手段寄托在向内求,而非统治者以各种手段御下,教化百姓,让百姓自治,若人人都能贵己,天底下哪还有那么多烦心事呢?”
接下来一两个时辰,他与老师一同读《杨子法言》,秦扶清也对这位隐身的先哲有了更多的了解。
杨子主张人应该顺应自然,放纵天性,不畏惧威逼利诱,也不必羡慕功名利禄,人要自己主宰自己的生命。在他倡导的理想社会中,每个人都要承担管理自我的责任,自己是自己的主人。
不给人添麻烦,也不要别人给自己添麻烦。
结合着后世的相关阅历,秦扶清对杨子的理解更深了。
这位先哲的思想着作倘若没有失传,流传到后世,又该是多少人的精神指南?
看着手中泛黄的纸页,想着未来某一天它可能会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秦扶清心中泛起圈圈的涟漪。
“石大哥,这本书我能抄写吗?”
“可以,只能在这里。”
他和老师在读书时,石堰山也拿了一本书,默默坐着读起来。
书楼里只有他们三人,气氛还挺和谐。
娄雨贤一听能抄书,立马来劲了,要找纸笔开始动手,谁知石堰山指了指外面的大太阳,提醒道:“开饭了,先去用饭吧。”
娄雨贤这才发现外面太阳高悬,已经到了饭点。
肚子虽饿,他学习的劲头更甚,只想赶紧吃完饭来抄书。
秦扶清亦是如此。
女穿男:农家子的科举青云路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