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义眉头一紧:“时辰已到,斩!”
随着一声令下,以朱桢为首的一众官员纷纷人头落地。
新朝的威严,在这一刻彻底的奠定起来,连楚王这种身份触碰律法都会死掉,其他人在违法谋私之前就要想清楚了,自己有没有楚王的腰板硬。
不远处的山坡上,朱元璋看着朱桢的尸首沉默良久后,无声的转身离去。
回到开封府衙之后,杨思义一扫近几日的阴霾,自己这次奉旨出京,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了。
“圣旨到,杨思义接旨。”
杨思义刚坐下,还没等喘口气,圣旨就已经到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杨阁老,干的漂亮,接到旨意之后就回京吧,朕想你了,另外,把周王世子,文成郡主,还有夏元吉带着,再向老爷子问个好,在外面溜达累了就回来,他那个菜园每个月朕还得专门找人打理,种出来的菜也不好吃。 钦此。”
杨思义一头黑线,这圣旨写的也太潦草了,这像话吗?不过不管用语有多么粗鄙,圣旨就是圣旨,他还是恭敬的接了过来。
“去叫人通知一下圣旨上提到的三人吧,收拾一下,今晚就随本阁一起回京。”
杨思义整理了一下着装,带着圣旨就来到了周王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在看到圣旨的时候,朱元璋嗤之以鼻道:“这臭小子就这文采?这圣旨写的还没咱有水平,你说是不是?”
杨思义在一边,哪敢说话,心里偷偷吐槽道:“你们爷孙两个谁比谁强哪里去了...”
不过这字里行间的关切之意,朱元璋还是能够感受到的。
“行了,这次回京也替咱捎句话,咱给他娶个媳妇也不是摆设,什么时候给咱生了重孙子了,咱什么时候回去。”
杨思义擦了下额头上的汗:“臣遵旨,一定带到。”
朱元璋的眼睛里面闪过一丝期待,似乎是在幻想自己四世同堂的画面,这时余光一扫,有些扫兴的道:“你还有事吗?怎么还不走,等着咱请你吃饭?”
杨思义撇了撇嘴,躬身道:“臣告退,不打扰太上皇休息。”
说完就拂袖而去,朱元璋则继续躺在摇椅上,看着星空发呆。
在回京城的路上,朱有炖和夏元吉骑马在先,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夏大人,本世子看你这人也不坏,但是怎么就这么讨厌呢?”
“世子殿下,本官看你也是一表人才,但是也不怎么招人喜欢啊。”
“本世子有些不理解,你明明从一开始就收到了秀才的告发,为什么不直接告诉皇姐,要兜这么大一个圈子?”
“本官倒是佩服世子殿下的天真烂漫,不谙世事啊。”
朱有炖眉头一皱,缓缓道:“夏大人这话像是在骂本世子。”
夏元吉则是拱起手道:“哎,世子殿下聪慧,这都被你看出来了。”
“你....”
回京的路途本来枯燥的紧,但是有了两个人一直不停的拌嘴,时间过得也很快,不知不觉之间就已经到了大明的中心,南京城。
看着南京城巍峨的城墙,朱有炖忍不住吐出一口浊气:“不愧是我大明的都城,真是雄伟壮丽啊。”
一旁的夏元吉难得的没有反驳他,同样注视着这座千古名城。
杨思义则是笑着道:“两位就不要感慨了,随本阁入城面圣吧。”
几人乖巧的跟在杨思义身后,亦步亦趋的走进了紫禁城。
王九成隔了老远就迎了过来,热情的打着招呼:“杨阁老,您回来了。”
杨思义的心情也不错,点头回应道:“有劳王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