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向外走去,就在他马上要跌倒的时候,一双有力的双手突然出现,扶住了他。
朱允炆缓缓抬头,吕言那张方正的脸颊映入眼帘。
“吕言,带本王回去。”
吕言面色深沉如水,背起朱允炆向宫外走去,这时刑部官员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来人,把这逆贼的尸身丢到城外去喂狗,免得脏了眼睛。”
吕言闻言脚步一顿,周身的杀气宛如凝结实质,右手不自觉地放在金刀之上。
但是朱允炆虚弱的声音响在他的耳边:“不要停下,走。”
吕言将手放下,背着朱允炆,消失在了众人的视野中。
这一切,都落在了城墙之上的吕氏和朱雄英眼中。
吕氏的身体被极其不雅观的绑了起来,瘫倒在地上,面如死灰,就连嘴都被堵了起来,发不出任何声音。
“啧啧啧,多感人啊,在临死之际,还想着给我那弟弟留一条活路。”
朱雄英戏谑的声音响起。
吕氏宛如一只疯狗一般,用自己的头想要去撞朱雄英的腿,却被王九成身边的太监按在一边。
这时,两行悔恨的眼泪才从吕氏的眼睛流了出来。
朱雄英摇了摇头,没有再看吕氏一眼,直接留下一句:“王九成,你知道该怎么做。”之后,就走了出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随着殿门的缓缓关闭,吕氏的惨叫也从身后传来,
这时,司礼监掌印太监张五成快步走了过来:“陛下,诸位朝廷大臣都已经在武英殿候着了。”
朱雄英看了眼头顶的太阳,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似乎是能驱散人内心的阴暗。
武英殿内,内阁的大臣和各部尚书齐聚,今日是一周一次的小朝会,是天子朝中重臣议事的时间。
在朱雄英落座后,凌汉就垮着自己的老脸道:“陛下,如今内阁实在是缺人啊,忙不过来啊,老陈已经半个月没有休沐了。”
杨思义也跟着诉苦道:“是啊,殿下,如今工部尚书出缺,刑部尚书又不在京中,连小朝会的人都凑不齐,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啊。”
其实现在朝廷急缺人才的现状朱雄英不是不知道,只是现在新学刚推行不久,想要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人才还需要时间。
而杨士奇,铁铉,夏元吉等人还需要磨练,现在也不适合调入京城,现在的大明正处于过渡时期,所以人手难免不够。
朱雄英的眼眸深邃,手指不停的敲击着桌面。
“内阁创立之初的设想是五人,但是一直都没满过,如今单大人在外治理黄河,内阁只有凌卿和杨卿在京也确实人手不足,这样吧,吏部尚书张紞,升任武英殿大学士,参赞机务。”
张紞无论是资历还是功绩,入内阁都是迟早的事,所以众位大臣都无人反对。
“老臣张紞谢陛下恩典。”
朱雄英心中的戾气也抒发了很多,脸上也又露出了几丝笑容。
“张阁老不用客气,这一切都是你应得的。”
虽然为张紞感到高兴,但是杨思义还是忧虑的道:“陛下,张大人入了内阁,吏部尚书的职位岂不是又出现了空缺?您心中可有人选?”
朱雄英点了点头,从桌案上拿出一个人的简历,示意张五成拿给众臣传阅。
“诸位爱卿对山西布政使韩宜可有过了解吗?”
韩宜可?这个名字对杨思义和凌汉来说并不陌生,此人乃是北宋宰相韩琦之后,为人刚正不阿,素有才名,而且在洪武元年就入仕了,且一路高升至左都御史,可谓是名副其实的老臣。
但也正是因为太过正直,所以从不趋炎附势,得罪了当时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