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笑着点了点头,回忆道:“还记不记得你小子想要推行大明律的时候,在这个地方说出自己的愿景,让大明的百姓都能吃饱,有新衣穿,有遮风挡雨之所,让所有的孩子都有书可读。”
朱雄英郑重的道:“孙儿片可不敢忘记。”
“这些年来,你做得很好,咱很满意,登基以后,你更可以大刀阔斧,大明交给你,咱很放心。”
说完,朱元璋拍了拍手,朴半成带着数十名太监,从外面走了进来。
“奴才见过陛下。”
朱雄英面露不解的道:“皇爷爷,这是?”
朱元璋指着这些太监道:“你之前当王爷的时候不喜欢和太监这些阉人在一起,咱也由得你,后面坐太孙了也一直住在西山别院,但是现在你做了皇帝,就离不开和他们打交道。”
朴半成上前一步,挨个介绍道:“太孙殿下,内廷共分四司、八局、十二监统称二十四衙门,这些都是各个衙门的首领太监。”
随后,各个太监纷纷上前拜见新皇。
四司分为惜薪司,钟鼓司,宝钞司,混堂司。
八局分为兵仗局,银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十二监分为司礼监,御马监,内官监,司设监,御用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
每监各掌印太监一员,正四品,左、右少监各一员,从四品,左、右监丞各一员,正五品,典簿一员,正六品,长随、奉御无定员,从六品。
在这二十四衙门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司礼监。
设提督太监一员,掌印太监一员,秉笔太监、随堂太监、书籍名画等库掌司、内书堂掌司、六科郎掌司、典簿无定员。
提督太监掌督理皇城内一应仪礼刑名,及钤束长随、当差、听事各役,关防门禁,催督光禄供应等事。
掌印太监掌理内外章奏及御前勘合。
秉票批朱。
掌司各掌所司。
典簿典记奏章及诸出纳号簿。
如今的朴半成就是司礼监的提督太监,常伴皇帝左右,是所有太监的头头,之前朱标的随身太监是余德海,任司礼监的掌印太监,是宦官中的二号人物也是位高权重。
但是如今余德海自请为朱标守陵,朴半成又要跟随在朱元璋的身边,一时之间司礼监的一号人物和二号人物都出现了空缺,所以这些太监一个个恨不得极尽自己的谄媚之术,如果能让新皇多看一眼,那对自己也是有好处的。
不过朱雄英的心中已经有了决定,在见过所有太监后,他缓缓开口道:“朴公公,之前孤身边有名太监,名为王九成,不知道能否让他出任司礼监的提督太监。”
朴半成一愣,王九成这个人他倒是听过,历任提督太监都要常伴皇上身边,所以都要身手高强,王九成虽然身手不错,但是距离提督太监的要求还是有些差距,不过内廷之事,一向都是由皇帝一言而决,所以朴半成也没有反对,只是讲明了利害关系,让朱雄英自己决定。
朱雄英沉吟了一番后,开口询问道:“朴公公,皇爷爷和您给孤留下的提督太监人选是?”
朴半成拍了拍手,一名看起来三十岁左右的太监走了出来,此人步伐沉稳,双目炯炯有神,看起来一身正气,丝毫不像是个太监。
“殿下,此人名为张五成,现任御马监掌印太监,对大明忠心耿耿,而且武艺高超,不在老奴之下。”
“哦?”朱雄英闻言来了兴致,他可是见过朴公公出手的,能得到朴公公的推崇,绝对是个高手。
张五成也适时的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