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笑容。
“哈哈哈。刘三吾都死了,我爹和我大哥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他很了解自己的大哥,不管是什么布局,他都不可能因为布局而牺牲掉自己敬重的老师。
所以他爹和大哥多半是真的决裂了,自己的机会真的来了。
收敛起笑容,朱允炆的脸上恢复了曾经的云淡风轻,低声道:“吕言,走,我们连夜启程,回南京。”
刘三吾对太孙的重要性不止朱允炆知道,朝堂中的所有人都知道。
很多原本还带着观望态度的朝臣瞬间就转变了阵营,人心无常,唯利驱之。
虽然大部分的官员没有出声,但是还是很多官员为刘三吾发声,自然这些人都被朱标丢进了诏狱。
有的官员维持本心,自然也会有人见风使舵,朝堂上很多原本隐藏的很好的官员纷纷跳了出来,弹劾朱雄英阵营的一众大臣,都得到了太子朱标的提拔。
一时之间,朝廷上的风气变的很奇怪,就连内阁的凌汉和杨思义都被气的闭门不出。
但是对这一切,朱标就好像是没看到一般,依旧是我行我素,没有任何顾忌。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藏王回到了京城。
紫禁城,东宫。
朱标自从监国之后,就很少在子时之前回来,可能是今天自己的儿子回来了,他有些高兴吧,太阳还没落山,他就已经到了东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朱允炆时隔多日再次见到朱标,眼眶不自觉的一红,扑通一下跪在地上,声音哽咽的道:“父皇,您瘦了,头发也白了。”
朱标的脸上带着宽和的笑容,扶起朱允炆:“你我父子之间,不必多礼。”
说完,就牵着他的手,走进了吕氏的居所。
自从朱雄英崛起之后,吕氏在东宫之内的地位也是急剧下滑,在朱雄英的运作之下虽然没有受到什么苛待,但是也没有了话语权。
这对于一向强势的吕氏来说,简直比杀了她还难受,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太子与朱雄英决裂,自己的儿子回来了,自己又可以像以前那般,风风光光的活着了。
在宴席上,朱允炆不断地倾诉着自己对朱标的思念之情,语气要多真诚有多真诚,朱标一直都是面带笑意的听着。
吕氏看着火候差不多了,忍不住出言试探道:“殿下,既然允炆这么思念您,您心中也有他,不如就让允炆多待一段日子吧。”
朱标的脸色骤然一变,语气冰冷的道:“后宫妇人,多嘴多舌,允炆的去留我自有安排。”
一句话怼的吕氏有些下不来台,只能装作委屈的道:“殿下,臣妾知错了,臣妾只是不想看见您骨肉分离啊。”
朱允炆也很配合,故作惶恐的跪地哀求道:“是啊,爹,我娘她什么都不懂,只是出于好心罢了,您别生气。”
朱标的眼底闪过一丝不忍,无奈的叹了口气:“好了,起来吧,允炆,明日跟着爹上朝,学习处理朝政。”
朱允炆低垂的眼眸中充斥着狂喜,表面却不动声色,依然是很谦卑的姿态,本想装模作样的推辞一番,但是朱标却直接起身。
“今晚还有些政务要处理,就到这里吧。”
说完就径直离开了东宫,留下陷入狂喜的朱允炆母子二人。
第二日的早朝,已经称病好几天的凌汉再次出现在朝堂之上,目光不善的盯着突然出现在朝堂上的朱允炆。
朱标的目光扫过一眼凌汉,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语气平静的道:“从今以后,藏王开始上朝,协助孤处理朝政。”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再次掀起一场地震。
凌汉面色一寒,直接站了出来,不满的道:“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