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一些,看来朱标每次去医馆真的是去做针灸了。
一旁的徐子卿总是觉得有哪些不对的地方,但是又说不出来,所以也没有多说什么。
回到了吴王府后,朱雄英吩咐了一声,最近需要准备大婚,不再去军备司后,就沉沉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散朝之后,朱雄英照例来到礼部衙门转了一圈。
如今的礼部已经经历过唐阙的血洗,原本的官员几乎都被贬出京都。
现在礼部重要的职位几乎都是与唐氏一族交好的世家子侄。
朱雄英翻看着礼部的名册,嘴角上挂着一丝玩味的笑容。
“我说唐侍郎,咱们铲除异己能再明显一点吗?”
堂下站着的唐阙也很尴尬,但还是为自己辩解道:“殿下,之前礼部的官员都是钱用壬的亲信,绝对不能再留,您既然选择了下官作为礼部的接班人,下官就一定会让殿下没有后顾之忧。”
朱雄英点了点头,并没有打算深究,而是若有所思的道:“唐侍郎,现在仪制清吏司负责的事情太多了,既要准备本王的大婚,又要准备镇南王府的册封,科举的日子也快近了吧?不如在礼部另设学政司吧,专职负责科举和教育事宜,唐大人觉得如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唐阙的脑中飞快的转动,要知道,如今的陛下万分重视科举,所以基本上不可能存在任何舞弊的可能,历朝历代大权在握的科举部门,其实在大明是名副其实的清水衙门。
如今大明之内官办的授学机构就只有国子监和太学,所以他觉得没有必要单独设立一司。
但是既然吴王这个顶头上司提出来了,他就不能不慎重了,思考片刻后,他尝试性的开口道:“殿下,下官认为可行,此事也不难办,您如今是礼部尚书,只要您向陛下建议,陛下大概率是不会拒绝的。届时下官会准备好对应的官员,在最快的时间就能将学政司的工作主持起来。”
朱雄英面无表情的问道:“唐侍郎平日里不是很忙吗?还有多余的心力准备学政司的事情吗?”
见到吴王的脸色变了,唐阙瞬间就懂了他的意思,这是不打算让自己插手学政司了啊,不过这学政司就是个科举的辅助机构,有什么是值得吴王看的上眼的吗?
虽然心中不解,但是唐阙还是第一时间回道:“多谢殿下体恤,仪制司的公务已经牵扯了下官大量的精力,所以下官可能没有那么多的心力再负责学政司的筹建了,”
朱雄英的脸上这才恢复了笑容,用商量的口吻道:“唐侍郎已经很辛苦了,本王自然不会让你为难,你也知道,本王之前受教于国子监,里面的教习谢缙与方孝孺两人,都算是本王的授业恩师,所以本王有意让他们二人主持学政司的日常工作,你以为如何?”
唐阙这才明白吴王的意思,原来是想要给自己的老师铺路啊,还有一层考虑就是向礼部里面插入自己的人手,避免自己一家独大的局面。
面对这样的要求,唐阙早就有了心里准备,所以并没有什么情绪,而是直接应承下来:“好的,殿下,下官明白,谢学子与方学子的才名,下官也早有耳闻,相信他们二人一定可以胜任学政司的职位。”
见到唐阙如此懂事,朱雄英也是露出了微笑,但还是故作为难的道:“但是,唐大人,你也知道,这事如果本王去和陛下说的话,难免有任人唯亲之嫌啊……”
唐阙闻言,立马拍着胸脯保证道:“殿下放心。一切都交在下官身上,绝对不让殿下为难。”
朱雄英这才缓缓起身,和颜悦色的走到唐阙身边,开始给唐阙画起了大饼。
“唐大人,你应该知道,本王在礼部,待不了多久的,好好努力,这礼部最终还是要交到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