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站在朱允炆这边,在明军被燕军打的节节败退之时,徐辉祖挺身而出,带领残破的南军在齐眉山大败燕军,还接应了大败的李景隆。
但是因为他的身份,还是遭到了黄子澄为首的建文老臣的猜忌,夺去了军队的指挥权,最后燕军渡江之时,徐辉祖还在聚拢残兵抵抗,最后被削爵,禁锢家中,郁郁而终,死时只有四十岁!
面对这样的铁血汉子,朱雄英还是问道:“永宁侯可知道,哪怕你不去,凭借着你现在的功劳和魏国公的余荫,你也同样可以位极人臣!”
徐辉祖的表情依旧坚毅,他点了点头:“臣知道。”
“永宁侯可知道,远赴倭国,等于将自己陷入了险地,远离故土,远离家人,如果撑不到大明水师,你可能异死他乡,连落叶归根也做不到!”
“臣知道!”
伴随着朱雄英的语速越来越快,徐辉祖的脸色也跟着涨红起来!
“既然你什么都知道,还是要去?”
徐辉祖还是点头道:“要去!”
朱雄英带着探究的目光,语气急促的问道:“为什么?”
徐辉祖温和的笑了一下,反问道:“殿下,您当初又为什么冒着得罪淮西将领的风险坚持推行大明律?您在河南赈灾时又为何敢冒天下之大不违,强行抄了开封官员的私宅?又为何力排众议远赴漠北三年?以您的身份地位,难道需要如此行事吗?臣今日的选择与殿下一般无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朱雄英闻言,郑重的站起了身,庄重的拱手道:“辉祖大义,本王向你承诺,五年之内,倭国领土之上,必见大明军旗!”
徐辉祖按下朱雄英的手,正色道:“殿下这些年的所作所为,臣的这双眼睛看的真切,臣做的再多,也不过是一时一地,而殿下,可以造福天下万民,臣不屑于参与党争,但是殿下如有吩咐,只要是为了大明,臣一定万死不辞!”
看着眼前正气凛然的徐辉祖,朱雄英不由得想起两个字,纯臣!
他所作的一切选择都是为了大明,从没有考虑过自己,如果大明多一些这样的臣子,何愁不能中兴啊!
与徐辉祖商定了一些细节后,朱雄英马不停蹄的进了宫,直奔太极宫。
太极宫内,一直都陪伴朱元璋处理政务的朱标此刻却没有见到他的身影。
只有朱元璋对着烛火认真的审阅着奏折。
朱雄英蹑手蹑脚的走进殿内,不敢发出一丝一毫的声响,生怕惊动了眼前的老人。
“行了,别鬼鬼祟祟的,有什么事就说。”
朱元璋苍老的声音响起。
朱雄英尴尬的道:“皇爷爷,孙儿这不是怕打扰您吗?”
说完从怀中掏出一份奏折,首领太监韩半城适时的接了过来,摆在了朱元璋的案头。
朱元璋拿起奏折扫了一眼,看向朱雄英:“改建水师?”
朱雄英生怕被拒绝,小心翼翼的道:“皇爷爷,倭国内乱,这可是天赐良机啊!我大明如果把握不住,日后如果再想远征倭国,恐怕要付出数十倍的人力物力!”
朱院长站起了身,伸了个懒腰,叉着腰问道:“你想让徐辉祖那小子去倭国?这可是个危险的差事,一旦有什么意外,你让咱怎么和徐达交代?”
朱雄英低声道:“皇爷爷,孙儿刚从魏国公府过来,这份奏折就是我们二人一起编纂的,永宁侯还说了句话,为大明,何惜此身!”
朱元璋闻言也是感慨道:“你们都是好孩子啊,不过改制水师,你想让何人统领?现在够的上品级的几位老将军就那么几位,你觉得谁能担此重任?”
对于这个人选,朱雄英早有人选,不假思索的答道:“孙儿举荐,信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