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特开恩旨(2 / 3)

轻咳一声,继续说道:

“既然咱们是一家人,孤倒想问问,詹大人一年俸禄也不多。”

“为何家境如此优渥,竟能豪掷八千两去买一本书....”

“陛下御笔题词,乃是无价之宝!”

“莫说是八千两,纵然是倾尽家产,微臣也觉值得。”詹同脱口而出。

尽管此时如履薄冰,紧张之下,脑子都有些迟钝。

可混迹官场多年,侍奉君王的经验还是在的。

将老朱那御笔题词的价值捧到天上后。

詹同低着脑袋继续说道:

“臣家在徽州,族中之人,也多擅长商贾之术。”

“故而,臣家中也积累了些银钱。”

“嗯?”

听到朱标低声冷哼,詹同连忙解释道:

“从商之人,乃是詹家外房,并非微臣本家。”

“我大明有定制,商贾贱籍,不得入朝为官.....”

当确定詹同的确是出自世家之后。

朱标也不由重视起,胡惟庸先前提到的世家之祸。

让朱标格外在意的是。

无论是先前,还是此时。

他都以为詹同是个老实本分之人。

是一个实实在在,踏踏实实办事的人。

詹同不像李善长、刘伯温、胡惟庸他们,没有特别瞩目的治国之才。

也并非和宋濂、高启一样,学问出众,被天下士子敬仰。

正因为如此。

纵然詹同已然是二品尚书。

而且还是主管官员升迁,六部之中最为重要的吏部尚书。

可不知怎的。

詹同却始终不太能引起别人的注意。

哪怕是此时。

若非詹同提及家在徽州。

就凭眼前他那一副诚惶诚恐的谦卑模样。

继续阅读!

朱标也断然不会将世家,和这么一位老实巴交,先前兢兢业业的官员联系起来。

“詹大人家乡之人擅长商贾之术?”

“民间是否有个商帮,名叫徽商?”

“正是!”

“徽商虽不成气候,但的确有这么个叫法!”

朱标轻笑一声,倒也没有多说什么。

只不过。

徽商不成气候?

简直扯淡!

民间传言,徽商最早起源于东晋时期。

有县志佐证的史料中,也说徽商始于南宋时期。

徽州的徽商,可是古代十大商帮之一。

到了明后期,还有清朝中期之前

徽商、粤商 、晋商,便是天下三大商帮之一。

这三大商帮掌控大量钱财,家中藏银无数。

特别是徽商。

清朝时期抄没一徽商家产,竟搜出了数百万两藏银。

民间甚至有‘无徽不成镇’的说法。

大致意思便是。

若一地城镇没有徽商出现,售卖货物,那这个地方便算不上城镇。

徽商地位,如此可见一斑。

虽说眼下徽商经历了元末动乱。

并未达到鼎盛。

可不成气候,当真是过谦了些。

“詹大人,孤听闻徽商虽为商贾,但礼学尚儒。”

“素有贾而好儒的美名。”

“甚至还有一副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如此可见,徽商之人多有一颗好学之心啊!”

“殿下博闻广识,微臣佩服。”

见詹同还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