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六十三 马千乘做出了决定(1 / 2)

万历1592 御炎 1800 字 1个月前

杜松是个只要有战斗就十分勇猛勇往直前的猛将,和他哥哥杜桐一样,两人都是边将中的勇将良将,屡次立功,不过限于资历和见识,杜松在很多问题上显然不如李如樟看得明白。

李成梁的政治智慧多多少少也给他的孩子们传授了一些,李如樟接到萧如薰的密信之后就开始动摇了。

且不说萧如薰的间谍已经可以深入到这些地方进行情报的刺探工作,但说萧如薰所阐述的事实就很有说服力。

他现在就能确定自己的最终胜利,而西北边军的挣扎并没有任何意义,被他掌握的四川和大运河已经从两个方面掐断了西北边军的粮道,如果西北军不能投诚于他,就没有粮食可以吃。

李汶一个人重要,还是整个西北军的粮道重要呢?

没有粮食,再强的军队也没有战斗力,更何况萧如薰麾下的军队一直都是大明最具战斗力的军队,强行和萧如薰开战,还是在汉中那种多山的崎岖地方开战,骑兵的威力也根本无法展开,他有什么优势?

再说了,李如松的表态还不够他参考的吗?

李如樟明白自己远不如自己的兄长,连兄长都不敢参合的事情,他还敢参合?

思来想去,李如樟决定和李汶虚与委蛇,出工不出力,用各种方法拖延行军时间,反正李汶让李如樟自己带兵走褒斜道,那么只要进入褒斜道了,怎么走,怎么前进,不还是他自己的事情?

李汶自己带人走连云栈道,他还能遥控自己不成?

李如樟很快就决定这场战争自己的行动走向。

杜松显然不明白李如樟的想法,他只是单纯的想战斗,要和他说明一些事情现在有点复杂,还是等进了褒斜道之后再说,现在就先忽悠他。

“此战,需要我们进入褒斜谷道和叛军战斗,我军多为马军,擅长马战而不擅长山地战,若是骤然进入山地作战,恐怕大军会多有不习惯的地方,所以我想,我们可以走慢一些,让士兵多多适应崎岖地形,这样更利于作战。”

杜松皱了皱眉头,没听明白李如樟的意思,觉得这个解释有点牵强,明明走在关中大地上,算什么崎岖?

不过看到李如樟不耐烦的表情的时候,杜松也就明智的没有继续多问了。

这种气氛他还是能稍微理解一下的。

十一月初八,李汶带领牛秉忠和四万军队抵达了宝鸡,巩固城防取走粮秣之后,继续南下至大散关。

同一日,李汶的先锋军队已经抵达了大散关进入陈仓古道,他们要率先进入谷路里为主力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索敌之类的,虽然探子走的更远,不过眼下他们还不知道有没有埋伏在前进的道路中。

他们的路线是越过散关走陈仓古道至凤县,再从凤县布上连云栈道,过废丘关和柴关之后抵达留坝,再从留坝南下直抵汉中。

道路险峻,不好行走,粮秣运输困难,李汶只能尽力而为,比如下令每名士兵自行携带三天口粮,减轻车马负担,军马也要负责驮带粮食和水,跟在散关附近寻找了熟悉道路的向导为大军带路。

相比之下,杜桐所走的路线就要稍微轻松一点,虽然路途更远,但是沿途有不少河流可以利用起来,可以使用船只运送粮秣,大大减轻军队的负担,说不定他们走起来还要更快一点。

至于李如樟所部走的褒斜道,从眉县起步南下,也是要经过留坝的,简单来说,抵达留坝之后,完全可以顺着连云栈道走同样的道路南下,虽然难度一样不小。

对于擅长草原征伐和马战的西北边军来说,这的确是一次很巨大的考验。

只是李汶也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寄希望于边军相对强壮的身体了。

毕竟眼下军队缺粮,若不尽快攻取汉中收复四川得到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