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首辅和次辅发起,朝廷遴选新的内阁大学士,这对朝中百官来说是开年一等一的大事,即便皇帝不同意,也应该在朝会上提一句拒绝的原因,如此方才能显示出对文臣的礼重,结果皇帝却好像根本就当没这回事,多少让朝臣议论纷纷。
这主要是因为刘健、李东阳两位大佬在私下的聚会中,把消息通知了文官集团中一些核心成员,为增选内阁大学士造势。
结果口口相传之后,这消息在朝中便再也不是什么秘密了。
“……陛下这些日子病情仍未见痊愈,几次朝会都有始无终,每每仓促结束,此番对于新增阁臣,更是不闻不问,好似未曾有过此事,却不知是否该在下次朝会上,跟陛下提及此事?”
李东阳在年初这段时间,主动承担起了内阁票拟的重任。
刘健对谢迁失去了往日的信任,他本身年事已高,很多时候无法留在文渊阁处置大小事务,便让李东阳留下来当值,一应政务以李东阳的意见为主,谢迁的意见则作为参考。但因李东阳自身疾病,以及对于朝事的懈怠,连日辛劳让他叫苦不迭,急需人帮忙,这才是首辅和次辅达成一致决定增加阁臣的主因。
名义上,刘健和李东阳仍旧把谢迁当成同僚,但实际上,二人对谢迁已心生芥蒂,很多事情都有没跟谢迁商议,倒好像谢迁成为了他们的政敌。
此时李东阳说这番话的时候,刘健和谢迁都在,其话语间隐含的意思,是想让谢迁在朝会上跟皇帝提上一嘴,让朱佑樘关心下这件事。
谢迁虽说在处理军政大事上偶尔会犯糊涂,主要是他能力有限,同时在施政方面的造诣不及刘健和李东阳,但在为人处世上,却是一只比刘健和李东阳还要狡猾的老狐狸,在人情世故方面经验老道,当然知道自己正在遭受排挤。但谢迁一直不动声色,因为他觉得没必要跟两个老友争什么。
听到李东阳的话,刘健望向谢迁:“于乔以为如何?”
谢迁报之以微笑:“此事还是交由陛下处置为好,我等自身便是阁臣,如果主动跳出来向陛下举荐同僚人选,或许会被人认为有私心,不妥!不妥!”
谢迁不想被人拿出来当枪使,同时他本身也觉得,目前内阁运转还算流畅,六部如今有很多有能力的大臣,即便有些票拟无法决断,也可以跟六部部堂稍微商议一下,总归会有妥善解决的办法。
虽然这样做有些不符合规矩,但很多事都可以见机行事,谢迁认为,只要目的是为了朝廷好,即便偶尔犯规也可以接受。
但此时的刘健和李东阳,却执意要将新的内阁人选报上去,逼迫皇帝尽快做出选择。
在刘健看来,入阁人选中王华最合适不过了,除此之外,王鏊也还可以,毕竟这二人算是有经验的老臣,也是文官集团的核心人物。
至于杨廷和,只是四十多岁的“少壮派”,在一些关键性的事情上恐怕会瞻前顾后,处理起来不果断,给政敌和对手以可趁之机。此番之所以将其一并推荐上去,也是因为看到皇帝有提拔重用之意,下一步文官集团相应就会竭力拉拢,重点进行培养,但此时却不宜入阁。
现如今文官集团基本以刘健和李东阳为首,但凡有不合他们心意的,都会被排挤在核心权力层外,就连谢迁这样曾经跟他们构成内阁铁三角的名臣,也因为沈溪的关系而被他们边缘化。
李东阳看了谢迁一眼,冷着脸道:“既然如此,明日朝会就由我去跟陛下提及,此事涉及内阁的正常运转,若现在还不未雨绸缪,可能又要等个三五年了,那时不知……我三人是否还留在阁部!”
这会儿李东阳已有离开朝廷,闲云野鹤的打算,但文官集团却不会放任不信任的大臣来掌管内阁,尤其是在皇帝久病不愈,太子年少不能当事的情况下,李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