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六章 王通的奇妙之旅(中)(2 / 4)

下来。

王通与《永乐大典》之间唯一的一道阻隔至此消失。

王通又扭头看了眼朱祁镇,在朱祁镇鼓励的目光下缓缓伸出手,探向了面前的《永乐大典》首册。

一秒钟后,王通的瞳孔骤然一缩。

头显中,他的左手食指此时正好摸到了《永乐大典》首册的封面中部,而现实之中,他的手指.....亦是感受到了古代书籍独有的粗糙触感!

换而言之.....

此时他的手指接触到了某个实物!

王通的小心脏顿时噗通噗通的跳了起来,在很短的时间里,他的脑海中飘过了无数念头。

有惊讶,有亢奋,有欣喜,甚至还有一丝顾虑——要是遇到某些脑子抽风的人,趁这机会把《永乐大典》撕毁了怎么办?

不过这些念头都只是一闪而过,王通很快便将心绪拉回到了现实,无比庄重的捧起了这本《永乐大典》。

30x23的规格需要王通用手掌托着它才能安稳拿好,放到面前之后,这本书的书况显得愈发清晰了起来:

左上角的《永乐大典》四个馆阁体文字写的端正而又大气,其中乐下边的那一撇有点褪色,典中间更是有一小块白色的破口。

书页所用的纸张并非王通熟知的宣纸,而是更加精细的白绵纸——这类手工纸在丘成桐数学中心的小型藏馆里也有样品,所以王通一摸便判断出了它的材质。

接着王通轻轻翻开书封,下一秒,一段文字跃然出现在了他面前:

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尽开物成务之道,极裁成辅相之宜,修礼乐而明教化,阐理至而宣人文粤。自伏羲氏始画八卦,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易结绳之治。神农氏为耒耜之利,以教天下。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垂衣裳而天下治......

数圣人之后,而制作已备,乃赞易序书,修《春秋》,集群圣之大成,语事功,则有贤于作者,周衰接乎战国,纵横捭阖之言,兴家异道而人异论,王者之迹熄矣,迄秦有燔禁之祸,而斯道中绝.....

朕嗣承鸿基,勔思缵述,尚惟有大混一之时,必有一统之制作,所以齐政治而同风俗,序百王之传,总历代之典,世远祀绵,简编繁夥,恒慨其难一,乃命文学之臣,纂集四库之书,及购募天下遗籍,上自古初,迄于当世,旁搜博采,汇聚群分,着为典奥......

其始而末具举,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巨细精粗,粲然明备,其余襍家之言,亦皆得以附见,盖网罗无遗,以存考索,使观者因韵以求字,因字以考事,自源徂流,如射中鹄,开卷而无所隐,始于元年之秋,而成于五年之冬,总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名之曰......《永乐大典》

几分钟后。

王通一脸感慨的合上了这册书,呼出一口绵长的气息,看向了一旁的朱祁镇:

“朱先生,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作为一名纯度极高的理科生,王通的文学功底说实话也就那样,这册《永乐大典》上的内容只能勉强看个大概。

因此真正令他感到神奇的地方,乃是他接触《永乐大典》的这段过程。

他至今都不明白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他手上的这册书究竟是个什么情况?

他可是亲眼看着自己从展柜里拿出的永乐大典,此时的展柜中全然空空如也,可逻辑上他又不相信自己手中的就是《永乐大典》原本。

因此整个过程中一定被动了某些手脚,但王通却又找不出对应的环节所在。

这种纠结感对于他这样的数学从业者来说,真的是太他喵的折磨了......

听到王通的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