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 抢了霍金饭碗(上)(1 / 4)

得到了徐云的肯定答复后。

杨振宁下意识在面前的算纸上画了个O型的圆圈,眼神闪烁莫名:

“黑洞么”

早先提及过。

在眼下这个世纪的40年代末,人们成功的在平直时空中把各种物质场实现了量子化。

于是他们便很自然去试着如何将弯曲时空中把物质场量子化,以及将引力场本身量子化。

即使在建立自洽的量子引力理论遇到巨大疑难与阻力的时候,也依旧不妨碍人们在弯曲时空中建立量子场论。

彼时的时空仍然是经典的,物质场则是量子化的。

不过不同于经典物理的牛一牛二找个空地就能验证,“场”这个概念计算起来容易,想要在现象上验证它却有点困难——至少对于60年代的科技水平来说确实如此。

而黑洞这玩意儿,无疑一个是检验弯曲时空量子场论的有力场所。

黑洞被提出的时间其实很早,早到可能有些颠覆许多人的认知:

黑洞这个概念最早问世的时间,是在1783年。

没错。

不是1983,也不是1883,而是1783。

这一年华夏正值乾隆四十八年,乾隆帝第四次东巡盛京完毕,大肆挥霍了一笔钱财。

同时在乾隆抵达吉林的第五天。

当时剑桥大学的地质学教授兼牧师约翰·米歇尔,在英国皇家学会的一次演讲中推测了太阳引力对其辐射光线的影响。

比他更早的罗默在17世纪通过观察木星的日食时间确定了光速是有限的,因此米歇尔认为自太阳的光子在离开太阳时由于太阳的引力会减速。

他的推测指出,如果太阳的直径是原来的500倍大,密度相同,那么它的质量将是10^8个太阳质量,重力会阻止光从太阳中逃逸。

接着在1915年,爱因斯坦阐述了广义相对论,得到了引力如何影响光的协调理论。

1916年。

基于爱因斯坦场方程的史瓦西解问世。

1939年。

奥本海默证明了死亡恒星如果质量大于一个界限,就会无法对抗自身引力,形成无限密度的黑洞,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奥本海默极限。

至此,黑洞在数学和物理上的认知已经被推导到了一个不说多完美吧,至少相对成熟的区间。

理论上来说。

通过观测黑洞周围的引力效应,科学家们能够验证相对论的预测——例如光线弯曲和时空扭曲等等。

另外通过观测黑洞吸积盘和喷流,物理界海可以研究高能物质在极端引力场中的行为,这几乎是等离子体与射电波相关的入门基石。

当然了。

以上这句话是站在后世角度来说的,眼下这个时期对于黑洞的认知与探索还非常的浅显。

如今黑洞这个名称还没完全确定,除了黑洞之外,它还有黑星、暗星之类的别称。

随后杨振宁的笔尖在自己画出来的圆形内部点了点,对徐云说道:

“小徐,听你这意思.你认为黑洞里藏着新物理?”

不同于此前宽泛的宇宙概念,杨振宁对于黑洞研究的价值还是比较清楚的——依旧是相对而言。

徐云则很快点了点头:

“杨先生,我认为这句话应该是个肯定句。”

杨振宁面色不变,反问道:

“那么证据呢?你应该知道,目前几乎所有有关黑洞的推导都是数学猜想而已。”

“如果极端一点说,黑洞这玩意儿存不存在都讲不准呢。”

“黑洞的存在本身尚且如此,就更别说它内部的物理状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