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平地惊雷一声响,小徐博士雏...咳咳,初登场(上)(3 / 4)

定给孤点粒子套上一个很牛x的名字:

盘古。

毕竟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发现的暗物质,对于暗物质领域的研究,寓意上也符合盘古的‘开天辟地’。

其次按照华夏传说。

盘古在开天之后力竭倒下,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是神话中万物的支点。

这种说法同样符合孤点粒子对基础物理的‘支撑’作用。

最后一点嘛......

自然就是华夏人特有的东方浪漫了。

当年丁肇中先生虽然发现了j粒子,但直到现在他都依旧是海对面的国籍,因此在76年发现j粒子后,他自然不可能用华夏的名词去给j粒子命名。

可这次却不一样。

孤点粒子从头到尾都是华夏人自己发现的微粒,完全不需要看他人的颜色,哪怕叫它蟑螂粒子都没啥问题。

因此几位大老一合计,当即拍板下了盘古这个名字。

今后只要是提及孤点粒子的文章或者研究,即便是外文期刊,也必须要用pangu这个拼音描述。

同时对于一些科研人员...尤其是新生代科研人员来说。

听久了盘古这个词,不说所有人吧,至少有部分肯定会去搜索盘古的含义。

搜到了盘古,剩下的女娲、三清....这些华夏神话故事人物自然也躲不开。

保不齐有人搜来搜去,还会搜到神机开创的洪荒文呢.....

当这个时间跨度以十年、二十年为记的时候,总是有人会被这些故事吸引和影响。

就像希格斯粒子。

这颗粒子的名字不同于常见的π介子或者电子胶子,所以听多了以后,总有人会搜索希格斯这个名字。

搜着搜着你就会直到原来他在49年前就提出了希格斯机制,是成果诞生和获得诺奖时间跨度最长的得主,他的小孙女去年还下海拍片了等等......

&nrds nner显示的数据。

05-12年之间。

希格斯这个名字在谷歌的月平均搜索量是2万次,峰值为7万次。

而从12年希格斯粒子发现之后。

希格斯这个名字的月平均搜索量直接蹿升到了136万次,和哈林摇这组关键词相差无几。

这就是话语权的影响力,潜移默化且不可忽视。

当然了。

这些都是今日过后才需要考虑或者说期待的事儿,眼下潘院士比较想知道的是......

威腾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在念完几遍盘古粒子的汉语后。

威腾顿了顿,又继续问道:

“潘先生,我记得此前你曾经给出过一组数据,其中的flux取值是17.885,指数映射生成元是1.3399596,对吗?”

潘院士微微一怔,旋即便点了点头:

“没错。”

在发布会刚开始的时候,科院曾经公布过一组数据。

数据中包括了二次发散参数、奇偶性差异、波函数导数算子、flux取值、指数映射生成元等一系列的数值。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波函数的相关公式,计算出孤点粒子的oxika值。

以此来简单计算出孤点粒子是否符合暗物质特性。

后来铃木厚人针对科院提出的质疑,也是从数值中的二次发散参数入手的。

可问题是......

&nxika值虽然是个可以通过笔算计算出来的简易值。

&nxi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