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清照:写词哪有搞实验好玩?(4 / 5)

程中,自然有很多人支持,也有很多人反对。

其中支持变法的政治派别,被时人称之为“元丰党人”。

反对变法一派,则被称之为“元祐党人”。

而李格非,便是一位标准的元祐党。

1094年。

章惇对元祐党人施以残酷刑罚与贬窜,下令招李格非来为此事做名目统计。

李格非坚决推辞,因而被判罪外放。

当时李格非在给友人的书信中,还引用了虽九死其尤未悔的典故,表达了愿意为自己的坚持赴死的决心。

这次外放持续了一年多快两年,他才被召为校书郎,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官途上。

实际上。

按照历史轨迹。

再过两年左右,朝廷内便会再次排挤元祐旧臣,李格非还会因名列“元祐党”而被罢官。

因此小李的这番反问,着实将李格非给问住了:

小李哪怕真因为和小赵走近的原因被牵连,顶多就是李格非被贬职或者罢官,小李入狱,亲故断绝往来。

惨肯定挺惨,但性命倒是不至于丢。

毕竟眼下六贼还没把持朝政,朝堂里还是有一些良臣在掌握大权的。

而当初李格非所坚持的那些事儿,说诛九族有些夸张,但被冠以‘党奸’被处死的可不再少数。

要知道。

那时候小李才只有十岁,是根豆芽中的豆芽。

天真懵懂,一无所知。

当初李格非做的事儿真要是被定罪,小李才叫做无辜呢。

因此听闻小李的这番话,李格非顿时沉默了下来,脑海中逐渐想起了一断记忆碎片:

那年他被外放到徐水遂城之时,恰逢冬日暴雪,天地一片苍茫。

他抱着小李,在寒风中互相依偎。

心中除了被外放的烦闷之外,还充斥着对女儿的愧疚。

然而就在他叹息着自己害苦了女儿,暗自垂泪之际。

年仅八岁的小李却紧紧贴在自己的胸口,用稚嫩而坚定的声音对自己道:

“大人,清照无怨.....”

想到这儿。

李格非不由闭上了眼睛。

是啊。

和当初生死一线的党争比起来,小李和小赵的事情算什么呢?

真要是追究下来,顶多就是再次贬官罢了。

虽让这些年在宦海中爬的有些累,真要是丢了官帽子,肯定有些心疼。

但官帽再重,比起亲情还是要远远不如的。

也罢。

小李真要是出了事,自己就一并担下吧.....

当李格非再次睁开眼时,某种已然一片清明。

只见他沉吟片刻,说道:

“也罢,清照,你所想去听课,放心再去便是。

不过为父有一个要求,就是在现有的前提下,你不可与简王殿下再进一步,你可明白?”

老李的这番话意思其实很直白:

如果只是同窗之宜,那么真追究下来还好说,大不了你爹我把官帽子丢了归隐田野。

但要是从同窗之宜变成了同床之宜,那一家人的小命就危险了。

小李对于自己老爹的突然开车有些猝不及防,不过考虑到老李已经退了不少,便乖乖回道:

“清照明白。”

随后老李想了想,继续道:

“对了,老夫有一故旧,现为吏部尚书,为人正直无私。

此人有一子名曰赵明诚,文养颇高,词作优美,明日引你二人见谈一番,聊聊诗词你看可好?”

“文养颇高?”

小李闻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