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魏忠贤和东林党(1 / 4)

东林党,是明朝末年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官僚阶级政治集团,直到明朝灭亡,共经历近 40年时间。

万历三十二年,顾宪成等人修复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院。

他与高攀龙、钱一本等在其中讲学,吸引了很多学子前来。

东林讲学之际,正值明末社会矛盾日趋激化之时。

当时的大明朝廷已经腐朽不堪,各地官商勾结对百姓们进行压榨。

全国各地时不时就有暴动发生,朝廷对此除了武力镇压之外没有任何的办法。

武力镇压虽然平息了暴乱,但是也让百姓们对朝廷和勾结朝廷的奸商们更加的仇恨了。

社会矛盾也更加的尖锐了。

就在这个时候,东林人士站了出来。

他们讽议朝政、评论官吏,他们要求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反对权贵贪赃枉法。

这些针砭时政的主张得到当时社会的广泛同情与支持。

早就饱受朝廷苛捐杂税剥削和奸商富户们压迫的百姓们开始倒向了提倡公正的东林学子们。

一时间,不管是文人雅士还是街头百姓,都对东林人士进行声援。

同样的,朝堂之上也出现了东林人士们的声音。

朝堂之上的东林人士们有的是真的为了公理而出声,有的却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站出来。

更多的还是后者。

因为这些号称东林人士的大部分都是江南的官僚。

而朝廷当时在江南一带的富庶地方收税又是最重的。

所以,他们站出来要求减免税收,实际上就是为了减免自己或者是自己背后家族的税收。

但东林人士的这些意见和声音,也遭到宦官及其依附势力的激烈反对。

宦官集团代表就是皇室利益。

而东林人士要求减免赋税,其实动的就是皇室的利益,减少了国库的收入。

而他们抨击官吏腐败,也是在打朝廷的脸。

不就是在朝廷管理无方,到处都是贪官污吏么。

白了,官宦和东林党之间的矛盾就是皇权和士大夫阶层之间的矛盾。

宦官集团和东林党之间因政见分歧逐渐发展演变,形成了明末激烈的党争局面。

反对派将东林院讲学及与之有关系或支持同情讲学的朝野人士笼统称之为“东林党”。

早在先前的天启年间,朝堂上面的大部分官员都或多或少的和东林党有关连。

直到魏忠贤的出现,东林党才遭受到了彻底的打压。

横行朝堂的东林党被魏忠贤一个人给压的死死的,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在魏忠贤出现的时候,大明朝廷上下罕见的出现了统一。

是的,你没错。

大明朝廷居然被一个太监给统一了。

就连朱元璋当年都办不到的事情,就连当年朱元璋一件事情的时候,朝堂之上都要有不同的声音。

到魏忠贤这里居然就办成了。

从那个时候开始,朝廷上下就只有魏忠贤一个人的声音。

他一就是一,他二就是二。

一旦魏忠贤发布了什么命令,朝廷上下所有人都无条件的去照办了。

魏忠贤所在的时期,大明朝廷的办事效率居然出奇的高。

东林党虽然受到了魏忠贤的迫害,但其实东林党也不是什么好鸟。

在东林党得势的时候,不断地排挤朝堂之上不属于东林党的官员。

导致大明朝堂一度以东林党为尊,不能有其他的声音出现。

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一旦某个官员或者某个群体能够脱离于皇权而掌控朝堂的话,那明皇权就受到了威胁了。

而且东林党势大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