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开荒”牲口养成记(3 / 5)

理污染的行动一搞,连带着一些水源地都在严控排污,所以现在机动船也不让下,平时也就是抓鱼的放一下小木船。

因为是冬季,有些人家的鸭舍中,还能看到过冬的鱼鹰,皮毛油光锃亮,可见主人家是往好了养的。

也是不可多得的好禽畜。

“这里平均水深多少?”

“浅的地方九十公分,从这里到周家桥,深一点一米二一米三,越往北越深。”

“测过了?”

“国庆节测了一次,入冬又测了一次。”

冬季内河浅一点,夏季就深一点,也是江南水乡的正常状况,不过传统运河的话,倒是没什么影响。

义兴重要的航道,一条是“南溪”,一条是“北溪”,运力都是相当的可观,千吨轻轻松松随便走的。

现在“沙洲物流”在义兴的市区,也有一块地皮,要不要扩建码头现在还不好说,需要等产业落实。

单纯直接在义兴这里倒买倒卖,对“沙食系”来说,这都是蝇头小利,没啥意思。

不直接下沉到源头产业,“沙食系”现在各部门都没啥兴趣。

毕竟如果只是做中间商,很难撑得起庞大的企业福利。

只有上下游打通,内部在税费上,正经做生意,同一种品类的商品,“沙食系”的产品在税上,就能节省十几个点。

比如说金仓肉松产业现在正在恢复,要重整旗鼓,然而成本根本压不下来,没办法跟现在的大桥肉松竞争。

究其原因,就在于“大桥肉松”这个牌子,从一头猪的胚胎开始,到搓松机设计到肉松规模化封装,整个生产加工链是闭环的。

又不存在商品流通和销售上的短板,打价格战,除非是同类型大国企才有一战之力,而且必须是有自己养猪场的肉类加工大国企。

“沙食系”的商业品类是很集中的,看上去一个又一个大摊子,实则专精集中,成本做到了这个时代的极限。

要想再降低成本,那就需要提升科技含量,一是从源头养殖业入手,二是从生产环节的自动化入手。

不过“无人化”“自动化”这种东西,其实是个伪概念,在基本民生行业,“自动化”会非常快速达到成本极限,最后还是用人更便宜一些,因为生产力发展,至少在未来几十年,很难突破天花板。

张浩南重生前做机加工,见过不知道多少早期搞自动化魔怔了的倭奴中小型企业,大批设备除了卖废铁,毫无价值,最多就是个别子系统有借鉴意义,只是借鉴,用是肯定用不上了。

这光景“沙食系”有张浩南把控全局,自然不会犯那种“无人化”“自动化”的错误,外行人狗叫两声什么工人失业啥的,也不会影响到整体的发展方向。

于“沙食系”现在各个方向上的项目开发,也都是秉承几年来的成功模式,不断地靠近源头、把握源头,然后再进行分工。

肉松如此,茶饮料也是如此,甚至包括电瓶车也是如此。

如果做不到,就会有很大的危机感,比如“金桥电脑”,比如“西格尔电子”。

这光景只能小批次生产的缘由,除了因为不熟悉这个行业之外,还有就是其不可控性,零部件的采购非常麻烦,一采二采的零部件门类之广之复杂,哪怕是“金桥电脑”已经熟悉电子产品的采购经理,都感觉眼前一黑。

小小的移动通信终端,却是个真正意义上大多数人能广泛接触的高集成度科技产品。

只可惜“沙食系”在这方面就是菜鸡,所以此类业务在内部话语权其实相当一般,也没有丁永、吕卫东、虞小龙等等扛鼎人物。

不过在强势领域,就做得相当不错,垂直整合程度极高。

哪怕跑来穷乡僻壤“开荒”的大学生,三个月试用期也差不多上手了业务,受过